02112019時事觀察第1節:余非–「嫦娥」登月及月背與《流浪地球》

余非 美國《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節目。
美國時間:2019年2月11日
第1節:「嫦娥」登月及月背與《流浪地球》

這一節談近日的熱點──與月球和太空相關的事,也是跟中國科幻片《流浪地球》有關的大背景。
新年聚會,有朋友說:「中國大陸真的甚麼都很out(讀時沒有t音,意即「落後、慢半拍」),都已經不興科幻片啦(意即已退潮)。」《流浪地球》未看,如看了會在「時事觀察」一談。不過,劉慈欣的小說,包括百多萬字的《三體》系列我已讀了,大概知道電影內容是甚麼一回事。明顯地,說out的那位朋友完全沒掌握世界的變化。也不知道,世界已進入第二輪探月潮。所以,此次就談月球、太空、宇宙的事。
2019年1月3日,中國媒體發佈嫦娥四號發陸月背的消息及圖片。消息震驚世界。不過,某些地區,如香港,大部份媒體都「很冷靜」,沒當是一回事。上面說《流浪地球》out的那位朋友,就以港媒訊息為精神食糧。
以下直入正題。先交代本集內容所據。今集涉及探月的專業知識,以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的說法為主。歐陽自遠院士被稱為「嫦娥之父」。十年來,一直為中國探月工程做科普報告,平均每年52場。
談探月,先談月球如何誕生?近三十年來,愈來愈多證據支持的假設,是認為地球的年齡大約46億年,而在45億年前,一個像火星般大型的星球撞撃地球,一撞之下產生很多碎片,碎片在地球周圍匯集起來,融合成月球。而月球的轉動方式,令地球始终只看見月亮的同一個面向,背對地球的一面,地球無法看到。中國在2019年1月初登陸月球背面,是世界首次。
那麼月亮有多大呢?是3800萬平方公里,約四個中國加起來的大小。由於月球體積細小,沒能把大氣留在球體周圍。所以月球表面是真空的;沒空氣、沒聲音。現在的月球,甚至已沒有電流運動,是個沒能量、已死亡的球體。如此的一塊太空石頭,為何還要探測呢?
節目時間有限,只談一兩個原因讓大家有個簡單概念。
第一個是軍事原因。美国航天部門曾說過,控制了月球,就等於控制環繞地球的太空。美國軍事專家估計,從月球發射武器攻擊地球,只需1.3秒。
第二個原因比較正向,跟清潔能源有關。歐陽自遠用太陽能做例子。太陽直接照在月球表面的能量密度比地球大很多倍。因為地球有大氣層保護,抵達地球的太陽能只是當中的二十億分之一。此外,月球自轉的時間跟地球不同,月球自轉一次產生的日與夜,相當於地球一個月。即是月球被太陽直接照射的日間,是地球時間半個月。因此,月球地表吸收的太陽能非常豐富。如果世界科技的水平,足以將在月球上吸收的太陽能傳輸回地球,那地球人類就不愁無能源可用了;更何況太陽能是清潔、安全的能源。此外,用氫彈聚變原理發電所需的氦-3,地球不多,但月球多。
以上是探月工程的意義;以及針對登月背而言,又有何特別呢?
歐陽自遠說,月球背面有很多特殊優勢,其中一個是月背是長波無線電最乾淨的環境。為甚麼?因為地球有電離層,會干擾及阻礙信息接收。而月球的正面受地球干擾,同樣不是宇宙間甚麼訊息都收到。而這些沒被接收的訊息,在月球背面就能接收。打個比喻,月球背面像個擋箭牌,如果登陸月背,就像走在擋箭牌前面接箭。可以在無干擾下接收宇宙訊息的月背,是天文學家夢寐以求想去的地方。劉慈欣的小說,多談對宇宙、星體、乃至星系訊息的接收。
登陸月背的困難在於通訊;有通訊才可以指示著陸器和月球車工作。中國在2018年5月21日發射了一顆名為鵲橋的中繼星,令它留在L2位置。L2位置,是面對月球背面、同時也看見地球的一個點。中國就靠鵲橋傳訊息給月背的著陸器和月球車。
當前的世界,是第二輪探月潮。上世紀1960年代是第一輪。當時是美國和蘇聯之爭。開始時蘇聯節節領先,美國為打敗蘇聯,投入以百億計的美元,編制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從而後來居上。當時美國有近兩萬家企業、二百多所大學、八十多個科研機構,總計四十多萬人參與其中。結果阿波羅的技術,在航空、軍事、通訊、物料、醫療衛生、電腦等領域被廣泛民用化,促使美國產生一大批新型工業。也令整個人類的科學技術水準邁上新台階。
蘇聯解體後,美國停止了月球探索,轉而研究太空梭機和空間站。整個世界停了二十多年後,至1990年代,才又醞釀展開新一輪的探月工程;這一次,包括了中國。中国在1993年開始論證,2000年敲定,2004年初正式撥出經費。2007年10月,嫦娥一號在西昌發射升空。嫦娥一號、二號是繞月探測;三號、四號是登月;未來的五號、六號,是帶鑽挖樣本回地球。
眼見世界十多個國家又重新探月,2004年美國航天局說,對太空穿梭機和空間站的研究,是代價高昂、戰略錯誤。於是,2010年,美國政府決定更改方向,投入大量經費重啟探月工程。
以下是個跟日本有關的小故事,值得一知。歐陽自遠說,探月工程需要大量元器件,約二十萬種之多。當中有些元器件會向外購買。中國曾跟日本購買某一個元器件。合同聲明,一撥元器件裏只要有一個是壞的,就全部退貨,還要罰款。這樣的合約日本人很爽快地同意了。結果,一而再出現品質問題,中國退貨,日本加交了很多罰款。歐陽自遠說,中國方面覺得奇怪,這是何苦呢?後來能理解了,日本方面令中國在過程中耽誤了很多時間。
節目尾聲談一種狀態。習近平在多個場合也說過:「我國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過程中」。這些話沒有艱澀生字,卻未必所有香港人和台灣人都能體會感受。因為玩民主選舉、玩政黨和政客選舉輪換的地方,會被民主選舉逼著短視化,以及凡事以吸睛為主。
航太事業,正正是個需要以十年、百年計的規劃。舉例,世界先進國家現在做的是探測最似地球的火星。火星不是想去便去,要26個月才有一次機會。因為地球繞太陽一圈365天,但火星繞太陽一圈要687天。即是地球與火星,有時處於太陽的左右兩邊。要等大家都在同一邊了,才可以探測或登陸。我們知道美國對火星的探索,於2018年11月已是登陸火星的地步,探測器「洞察號」的任務已不是探測火星的表面和大氣層,是深入地表挖掘樣本。而中國如要接觸火星,機會是2020年第二季初,即是2019年已要做發射工作──這些就是以十年、百年計的規劃。中國在太空、以及探月工程上不是領跑者,但在追趕過程中,中國有能力做出自己的特點;例如是第一個登月背的國家。中國打算飛得更遠,會去飛八年才到達的木星,飛15年才到達的海王星。
節目結束前做簡單總結。中國電影《流浪地球》是在上述大背景下的一部中國製作。大概只有井蛙才會認為是out了的題材。此外,被民主選舉逼得短視化的人,明白不了甚麼叫做百年大計。也因此,我開始發現,即使訊息開放,但不少香港人就是沒讀懂、沒讀明白中國。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