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2018時事觀察(第1節):余非 — 具體主管香港通識科的是誰?怎看反智與泛政治化?

余非 三藩市《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節目。
美國時間2018年5月14日。
第1節:具體主管香港通識科的是誰?怎看反智與泛政治化?
第1節續談香港通識科。上星期說了來龍去脈,也提及有六個單元。六個單,分別是: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能源科技與環境。大家聽了課程範圍,會否充滿問號。
有人會說,這六個單元從前就有。對的, 1992 年仍然有會考及高級程度會考時,高級程度會考內有「高級補充程度通識教育」這選項,其課程範圍就是上述六個單元。可是,請注意,「高級補充程度通識教育」是給預科生、已完成中學基礎課程的學生選修及選考的。跟2004年提出的、必修必考、在中四就開始的高中通識科不可以劃上等號。所以,高中通識科確實是個沒往績可參考的全新科目,一上場就必修必考。
個人認為高中通識科有兩方面值得注意。一是反智,二是泛政治化。先談反智。
教統局當年對通識科有兩個宗旨:一是文理兼修,以令學生具備廣博的知識;二是培訓學生判斷、思考,以及匯通能力。諮詢文件還說,「要求學生從不同知識領域,運用不同文化、不同專業和不同社會群體的觀點與視角,進行探討」,聽眾朋友,他們是未完成中學的高中生而己。整個通識科的構思,有大煉鋼的味道。
通識科陳義甚高,如何落實呢?國際上對大學以下的通識教育的做法,是在原有科目上增加project work的成份。當年,有教育界人士提出,在現有科目內撥出部份教學時間做項目研習(project work)不就行了麼。舉例,讓學生分組對比唐宋歷史地圖,並說出有何發現。如此一來,便做了project work,又跨了學科。由此可見,推廣通識精神的方法很多元,並不需要另搞一個全新科目。
當時很多教育專業人士對通識的質疑,都是質疑如何落實。通識科2004年提出、2009年正式執行。正式執行前,學校會做準備,所以通識的影響在2009年之前已經開始。我見證了十幾年間香港學風的轉變。因為通識科強調多角度思考、批判思考,我見證了部份學校用近似辯論比賽的方式去教及配合通識科的能力要求。不管是二元對立的辯論,抑或是做project的小組討論,一定要面對的,是學生從中如何學習到知識?在沒有實學之下強調討論,是空的。要有一定的世界史、世界地理知識基礎,才可以討論全球化的議題吧。還有,無根的多角度可以很刁鑽,如果學生有一些歪理拿來討論,而教師即場又未有應變能力將歪理引回正途,整個知識吸收的過程就會異化。為何我可以說出上述細節呢?因為我教過這種課。要求在職教師有應付各式刁鑽奇想的能力,而且內容涉及當代政治,是苛求。
我十多年前反通識時真心不明白,設計通識科的袞袞諸公,他們求過知識、做過學問嗎?吸收知識不是通識科那回事,他們是知道的?總之,我見證了批判思考被曲解為凡事都予以否定及批評。中學通識科,是個技術上充滿漏洞的科目。
有高中通識科的十多年來,我不敢肯定是否直接有關,但是感受到中學彌漫著「空口講白話」的風氣。學習風氣重口才,所謂的表達能力,多於重視沉穩的知識吸收,甚至反對背誦。今時今日的香港,搞出一大批懂得滔滔雄辯的年青人,卻整個社會都沒有追求知識的慾望。知識也被抹去深淺之別,以為甚麼知識都可以在一千字之內、幾句之間講清講楚。知識學問的複雜性被切平。依我十年走入中學的觀察,反智、悶少少(些微「沉悶」)都是死罪。這樣的中學氣氛,與香港社會反智的氣氛不謀而合!
而這個通識科,會令社會愈加不公平。因為精英學校的學生,其學校資源、家庭環境,以及成長經歷上都有相對優勢,他們的通識科一定學得比較得心應手,從而成績比較好。所以,通識科是個教育效果不公平的科目!

以下談第二面影響,是香港社會泛政治化跟通識的關係。上星期提過「今日香港」最容易被政治化,其實「現代中國」單元亦然。總之,需要知識基礎墊底的科目,卻走去用討論的方式來施教,問題就會出現。
說通識被政治化不是瞎猜測,有實例。違法佔中在2014年9月底進行,2013年是密鑼緊鼓的部署階段。就在此時,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簡稱教協),不但支持違法佔中,教協理事方景樂更在2013年以通識科為名編佔中教材。教材全名《香港政治制度改革──以「佔領中環」為議題》,註明是「公民及通識科教材套」。教協表態支持違法佔中,教協理事方景樂編製的教材,會引導學生反思違法佔中的對與錯嗎?果然,教材邀請了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做顧問。就是因為通識科,佔中宣傳品名正言順入中學。
在此再介紹一個組織: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這組織不斷說幫學生學習通識,曾辦了不少活動。佔中前的兩個月,2014年7月,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辦了個三日兩夜培訓營,協辦者是天主教香港教區正義和平委員會。這個會有何特別呢?這個會悼念劉曉波;而該會幹事孔令瑜,是反回歸七一大遊行的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
一集時間有限,例子不能再多引。只要大家上網看看打著通識名義的網站,就會發現這些平台八九成有反中、反政府的政治立場。不斷假通識之名向青少年灌輸反對派的政治意識形態。可以說,高中通識科,令香港的反智及泛政治化有肥沃的成長土壤。

通識科除反智及泛政治化之外,中學校長鄧飛在一篇文章內提出「重文輕理」這觀點十分值得留意。目前被列為必修必考的核心科目,是中、英、數、高中通識;考大學的門檻,有四分三是人文學科。對有數理科天賦、但文科能力稍弱的同學,是吃虧的。
此外,以青少年而言,男女生在語文能力的表現上存在差異,過度偏重語文及文科,在學業成績考核標準上,會否存在性別上的不平衡、不公平呢!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2009年推行的課程,是時候全面檢討了。而檢討之中,最需要特別關注的是高中通識科。
通識科十年來名正言順登堂入室,香港社會又怎會不反智、不泛政治化呢?證之於今日,這一科已很大程度上淪為反中、反政府的工具。真希望今集節目播出後,我們一起留意在教統局的架構內,通識科委員會的受薪主席是誰?為通識科出試題的又是甚麼人、甚麼委員會?我們整天講透明度,很希望通識科委員會的主管者,出來跟大家解解話。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