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2019時事觀察第1節:余非 — 致力多元全球化的已經是中俄──還背靠西方政客來搞風搞雨?

余非 美國《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節目。
美國時間:2019年6月10日
第1節:致力多元全球化的已經是中俄──還背靠西方政客來搞風搞雨?
第一節談中國、俄羅斯話題。今年(2019)是中俄建交七十週年。6月5日,習近平赴莫斯科出席第二十三屆聖彼德堡國際經濟論壇,並進行三天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任內六年來第七次到訪俄羅斯,即是平均每年一次。如果加上普京訪華、以及雙方在大型國際會議上見面,習近平和普京每年見面不只一兩次。中俄領導人多次強調,中俄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習近平外訪,會在抵達前發表文章。此次是在6月4日接受俄媒訪問。
或是為了呼應經濟論壇,訪問內容以經貿合作為主。當中提及2018年,雙邊貿易額突破1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往後會推動雙邊貿易高品質發展。而在能源、交通、農業、航空航太等領域,已經有重大合作專案穩步進行中。地域上也建構平台,例如「東北-遠東」、「長江-伏爾加河」合作平台。習近平不回避中俄經貿合作中存在一些具體問題,但是可以在合作推進中解決。我的觀察是,面對美國的經濟制裁、貿易禁制,中俄加強經貿合作,既可化解部份壓力,也直接為兩國人民帶來實惠。最近,有朋友在台灣帶了俄羅斯松子給我,我想,中國大陸的朋友或可買到,似乎只有在香港沒得賣,或不容易找到。美國的制裁,會否刺激被制裁的國家開拓從前沒留意的市場?頗希望壞事變好事。
在俄媒的訪問內,習近平主席也談了一帶一路,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的合作。也表達了對敘利亞、委內瑞拉、伊朗局勢的中方立場。習近平的三日行程,包括出席經濟論壇並發表講話,同一天晚上,出席中俄建交七十週年紀念文藝表演晚會。再之後,雙方共同簽署《關於加強當代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行程內容相當豐富,一般華文媒體未知道有沒有清楚報導。
習近平六年七次到訪俄羅斯,從中反映兩個建立的,不是一般的外交關係。今集先簡介兩點總體觀察。
第一點想指出,反霸權、為民族復興努力,是令中俄於2000年後就緊密合作的關鍵。
我在多個講座內都引介六年前、2013年,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俄羅斯,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上發表的講話。講話發表之當時,已令我十分震撼。隨手再摘錄一些句子,看看大家是否感受到當中深刻的意義。摘錄如下:「舊的殖民體系土崩瓦解,冷戰時期的集團對抗不復存在,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都再也無法單獨主宰世界事務。」、「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廿一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過去,停留在殖民擴張的舊時代裡,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老框框內。」、「要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世界長期發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國家越來越富裕而另一批國家卻長期貧窮落後的基礎之上。只有各國共同發展了,世界才能更好發展。」
習近平之後六年的執政理念、施政方向,以及國際佈局,都寫在那4200字的文章之內。至於「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一句,會否令人想起「人類命運共同體」呢?總之,2013年是習近平的開局之年,他在俄羅斯發表重要講話,意味深長。建議一讀該文。
俄羅斯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以及取得克里米亞後,美國、歐盟和美國盟友開始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也拉低油價。2014至2015年,確實重創了俄羅斯經濟,甚至令俄幣貶值。而由2014年到今天,習近平六年間七次訪問俄羅斯,絕非尋常。中國撐俄羅斯的方法之一,是買俄羅斯石油和加建輸油管導。而當前這次訪俄,正遇上中國被美國以貿易戰來打壓。所以,我的第一點觀察,是反霸權、為民族復興努力所遇到的困難,把中俄緊密地連在一起。
第二點觀察,是中俄合力保持一個「多元的全球化」,力抗美國政府用超強力量施行的「單一的全球化」。
全球化,是國與國之間的跨國界互動,互聯網之出現,令跨國界互動變得很方便。而「全球化」落在美國政客及利益集團手上,是用長臂將干預伸向全世界,施行單一的全球化。全球都要聽美國政客指揮。現在談這一點會比較容易明白。美國用反貪法,要加拿大扣留孟晚舟讓美國引導她回美國受審,就是最佳例子。
而不服被美國政客霸凌、又不接受有外部力量介入自己國家內政的中俄兩國,聯合起來向單元的全球化說不。中國奉行多元的全球化,例子太多了,在之前的節目內已介紹。中國不管是在非洲,抑或是在南美洲的工程項目,都盡量聘用、培訓當地人,以及尊重當地法律。
至於普京,接手戈爾巴喬夫、葉利欽之後的俄羅斯。當時的俄羅斯被美國專家用震盪療法「震」得體質虛弱。在經濟結構轉型的過程中,俄羅斯不少重要的國家資產,以表面上是合法的方式轉移至寡頭財閥手上。美國政客想用政商勾結的方式瓦解俄羅斯。普京在俄羅斯不可取代的地立,是清理了外部势力,令俄羅斯重新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總之,中俄同行,是守好世界和經濟上「多元的全球化」;中國守經濟,俄羅斯守軍事。普京的外交佈局很成功,短板是經濟。有一種講法,說俄羅斯政府部門都落入中國叫「帶路黨」的親西方人士手上,不會認真為普京政府拼經濟。
明白了上述的大局勢,就會明白作為聯合國安理會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中俄致力令東南亞、歐亞大陸,維持一個「多中心的多極化世界」。且回想雁棲湖舉行的國際會議便明白,多國領導人圍著圓桌開會。國與國在關係平等之下,共同達成一些共識。
最後一提,習近平2010年時任國家副主席時,已跟時任總理的普京建立聯繫。其中一項成績,是修復中共六大會址。雙方在2013年簽訂修復協議,2016年完成修復。所以習近平跟普京,最少有二十年交情。說中俄是「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是空話。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中俄之間,固然有過一些歷史恩怨。世界上很多國家跟鄰國都曾發生關乎領土主權的恩怨。問題是該國的政治人物有沒有大智慧,令彼此的關係可以向好的方向發展,從而有益於自己國家和人民。
近十多年來的中俄,面對相同的挑戰、共同的威脅,也擁有共同目標。這些共同點,令中俄在一定高度下建立外交關係。中俄領導人在不同場合也說過近似的說話--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中俄兩國,將秉持公平正義的原則,支持世界多極化,維護國際法及聯合國憲章,推動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國際新秩序。
德道多助,失道寡助,國際大變動就在上述的道理邏輯下悄然進行,從而構成當前中俄的互助合作。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