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2018時事觀察 第2節:霍詠強 為什麼中國網友沒有對愛因斯坦日記感到憤怒?

  1. 為什麼中國網友沒有對愛因斯坦日記感到憤怒?

 

本周末,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1周年,將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主題,舉行二百多場的慶祝活動,推動市民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活動的重頭戲是將於6月30日至7月2日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足球場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共同家園主題展覽、龍獅滙演嘉年華」,主要包括大灣區主題展覽、龍獅文化展示及巡游表演,將有來自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的兩條大金龍和400只舞龍。

 

另一項亮點活動是將於七月一日晚舉行的「追夢大灣區晚會」。由香港青年團體構思、籌備,以大灣區規劃為主線,推動青年了解、參與大灣區建設。本次慶祝活動還邀請廣西團體表演大型壯族魔幻雜技劇《百鳥依》,該節目集雜技、魔術、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於一體,演繹壯族經典傳奇故事。

 

最近和全球華人都有關的新聞,應該算是愛因斯坦日記出版,因為當中對中國人的評價,被認為是種族歧視?更值得注意的是歐美媒體對這段新聞的關注,似乎尤在中國之上。歐美傳媒視中國為民族主義國家,因此預期中國反應激烈。因此也刻意等候了兩星期,看看中港台會有怎樣的反應。

 

日記是怎麼來的?

 

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是一名出生於德國的猶太科學家,因曾遭納粹迫害,後成為知名的人權倡導者。他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黑人作為被歧視者的處境,我作為一名猶太人或許是可以理解的,並且感同身受。」

 

1922年,愛因斯坦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與妻子到神秘的東方展開五個半月的長途旅程。途中,他寫下了旅行日記,記下了他停留在香港、新加坡、中國、日本等地區時的所見所聞。

 

負責編譯的加州理工學院《愛因斯坦文獻計畫》的羅森克蘭斯(Zeev Rosenkranz)受訪時表示,日記內容讓人相當不安,與愛因斯坦的反對種族主義形象有極大差異,尤其對於中國人的言論會令人反感。

 

愛因斯坦在日記中寫道:「中國人沒有人意識到自己的痛苦,像畜群的民族。」「沒法培訓中國人進行邏輯思考,他們特別沒有數學天賦。」「他們往往更像機械人,而不像人。」

 

最惹起爭議的是對於中國人「多子多孫多福氣」的傳統,愛因斯坦也不客氣表示:「如果這些中國人取代了其他種族,那真是一種遺憾,對我們來說,光想像就可以感受到難以言喻的淒涼」。

 

從今天的人權角度,這些批評肯定屬於種族歧視。因此一般相信會引起中國媒體和網民的憤怒,的確,起初也有些「發動焚燒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網上留言,所以也刻意等了兩星期,看看後續發展,結果很意外,網路上主要的言論和預期的剛好相反。

 

「他當時批評中國人的話不無道理,二十年代的中國別說愛因斯坦,就連中國人自己都覺得愚昧無知,口號是救亡圖存——能活下去就是萬幸。」

 

「百年前的中國是什麼樣子的呢?我一直在想那個動蕩的年代,在那個被驅趕被虐殺的年代,在那個妻離子散民不聊生的年代,在那些個烽火連天,殺戮聲四起的年代,想著當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在面臨著怎樣命運和苦難。」

 

也有一些是搞笑的「還好愛因斯坦沒留多久….要是他見了“中國女人如何吸引男人”的小腳,怕是要嚇個半死!」

 

甚至有一些援引了魯迅在作品中對當時中國的評價。然後總結說:

 

「1922年的中國是什麼樣子,大家心裡是有數的,愛因斯坦的日記即便存在誇大和輕蔑,但是那時候的中國人也並沒有比他描寫的好多少。但是這重要嗎?都已經接近一個世紀過去了,就因為我們現在逐漸強大了,就急不可耐的想要掩蓋不堪的過去?誰又沒有經歷過一個蒙昧的封建時代?」

 

更理智的網友也說:「判斷一個人,不能光看說什麼,寫什麼,還得看他做什麼。看他在什麼時候說,過後是怎麼做的,有沒有轉變?1922年愛因斯坦寫日記,說了這些很歧視人的話。十五年後,日軍侵華,1938年愛因斯坦發起捐助中國委員會。在美國的城鎮募捐。」

 

很明顯大家都非常了解時代的差異和變化,而今天既有自信,又何妨昂然面對過去!

 

另一個吸引注意的是愛因斯坦日記說 「日本人樸實、得體,總的來說很有吸引力,有著其他地方的人所沒有的純凈靈魂。這個國家值得喜愛和欽佩。」不知道到了日本發動侵略戰爭,他又有怎樣的想法?或者說,「還好我只是搞物理的!」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