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2019時事觀察第2節:余非 — 從付費自習室感受當前中國的脈搏

余非 美國《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節目。
美國時間:2019年10月7日
第2節:從付費自習室感受當前中國的脈搏
第一節談了香港的事,第二節便改談其他事;尤其是正面一點的訊息,讓大家和我也透一口氣。我一直都提醒香港的朋友,世界沒有因為香港而停下來。時光寶貴,時間過得很快。這一節介紹一種中國大陸很特別的服務,叫做付費自習室。這種服務反映一個社會的未來。
談自習室之前,先談好多年前的事。多年前,中國大陸也好,美國以及世界很多大城市也好,都有一種叫「孵化室」的地方。它其實是共用辦公室,讓一些奮鬥創業者,以共用方式廉價租用一個辦公點。它可以是一張書桌,或一間細小的房間,總之是提供上網服務、有地址收郵件,有燈光有空調,讓大家用低成本捱過創業之初的艱難時期。
今年的十一國慶、中國大陸黃金週,有一則新聞引起我注意,就是付費自習室在國慶黃金週七天假期內預訂爆滿。事情是這樣的,原來近年在中國大陸的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南京、合肥等城市,相繼湧現一批付費自習室。付費自習室有點像「孵化室」的概念,是共用一些安靜的空間,在設備齊全下去拚搏。「孵化室」拚創業,付費自習室拚考試等自我增值的生活。
以上海一家付費自習室為例,平日是上班族工餘時間的去處;有人去準備升職考試、有人去為自己找一個安靜地充電的空間。這些付費自習室分為公共區域、暗角區和電腦區等等,是不同形式的空間。其中暗角區設置了一人一座的間格空間,每個座位也配有線孔和檯燈。房間整體環境很暗,唯一的照明,來自每個人座位上的檯燈。在那兒溫習的,大多為職場年輕人,上班日放工,傍晚至晚上10點,以及休息日的上午10點之後直至關門,都是使用人數較多的時段。而一個人一天呆上十多小時的情況,並不罕見。國慶期間有些門店就出現沒位可坐的情況。這些格型空間,收費按小時計算,從10元到15元不等。
上海一家付費自習室的創始人劉康燦告訴記者,付費自習室特別是暗角區,與其他公共場所的學習空間,例如圖書館、書店打書釘的空間、乃至自家書房最大的區別,是付費自習室通過硬體設置,試圖實現空間的極靜,令整個環境處於靜音功能,從而減少環境對學習者的干擾,提高學習效率。
負責人為了追求安靜的環境,裝修時,牆壁和地板都選用了隔音材料。而暗角區故意沒有自然光可以射進去,光源就只有檯燈,幫助租用者專注於檯燈照射的位置──專心看書及溫習,摒除雜念。至於室內空氣,由專門負責通風系統的公司安裝設備。此外,付費自習室有使用電腦或其他電子設備的專用區,租用者必須使用隔音效果較好的耳機。
剛才談了付費自習室分隔方面的情況,至於非分隔的概念,室內設有用於學習交流、討論和休息的開放區。這種新興服務因為被介紹而廣為人識。有慕名參觀的遊客,因為拍照打卡騷擾到租用者,被工作人員請走。有管理,與管理好,是付費自習室受歡迎的條件之一。
付費自習室創業人劉康燦的店,現在已有多家分店。每家門店的座位大約是60至100個。他說租用的會員多為35歲以下的白領階層,或接近成年的學生群體。租用原因大多是為了準備考試,或加班工作。劉康燦告訴記者,每家店的投資運行成本,大約在幾十萬到一百萬之間,所以租用的使用者,要每小時15元左右才能維持經營成本。這個價錢在中國大陸不算太貴、可也一點不便宜。因為一般都不會只用一個鐘頭,加起來是筆不少的開支。劉康燦說他設有會員制,會員可以降至10元一小時。……
不再詳細介紹了,只想大家感受一下,有上述的需要和市場的存在,才會形成一門新興生意。這門新興生意反映,中國大陸35歲上下、離開學校不久的職場新人都很有上進心。他們不花錢去玩,卻花錢買一個專注的空間去拚搏,以及提升自己。他們花錢投資在自身的知識儲備上,既有正能量、也有智慧。中國內地人口基數大,競爭大,沒機會讓你像香港某些同齡人般,只懂埋怨政府、埋怨社會,不反問自己本身是否有競爭力。因為只要你本身不畫地為牢,在香港上流不成功,你可以衝出香港;整個中國大陸就在你旁邊。香港的林奮強多年前就不斷提出「香港黃金五十年」的說法,想香港人珍惜中國大陸的發展機遇。近十多年,香港本身各方面都沒有進步,卻於經濟上仍然有增長,主要就是受惠於中國發展的溢利。香港不爭氣、不積極把握也能享受溢利,可想而知如社會爭氣,餅一定可以做大,這便不用閉關自怨。香港的怨氣,真的不太真實,是自己弄出來的困境。
最後想說說日本。近日無意中看了一些日本的綜藝節目,從中又觀察到日本社會的下滑。我看的是冷智識綜藝節目,例如切蛋糕如何可以令刀不黏滯。以及冬天開門時,手按金屬把手時,如何可以防止靜電。很簡單的一丁點冷知識,卻用15-20分鐘無聊的綜藝娛樂去包裝,例如讓靚麗藝人去試不同方法,總之是搞來搞去、浪費很多時間,最後才講出答案。
節目結束前做簡單總結:要看一個地方的興衰,留意當地年青人如何生活,有何生活習慣……等等就知道。一個城市的未來,不難觀察。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