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2018時事觀察第1節:余非 — 走了廿年歪路的香港教改,某些前領軍人物又想吹起號角?

余非 三藩市《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節目。
美國時間2018年10月15日。
第1節:走了廿年歪路的香港教改,某些前領軍人物又想吹起號角?
今集談香港的教育問題。因為上世紀教改的風雲人物梁錦松,近兩三年轉趨活躍。我見證了1997年前後開始,長達二十年的香港教育改革是如何進行的;於是,某些教改風雲人物再度活躍,當然會密切留意。
先說10月20日一則教育新聞。10月20日當天,香港大學舉辦一場名為《教育的香港故事--下一章》的研討會。籌辦團體主力是「教育2.1」小組及「大教育平台」。教育2.1在2016年7月成立,創立人共17人,包括1990年代中後期的教改三頭馬車:梁錦松、戴希立、程介明。而10月20日研討會的聯辦機構,包括團結香港基金、津貼中學議會、津貼小學議會等多個團體。特首林鄭月娥出席並致辭。其他出席者包括中聯辦教育科技部門負責人、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港大校委會主席李國章等,以及約300名中小學校長、教育及專業人士。研討會的份量可想而知。
會上,梁錦松以教育2.1召集人、大教育平台督導委員會主席身份發言。梁錦松在發言中提議改革現行大學收生制度,建議不再以考試成績作為主要衡量目標;取錄學生時,需要更多考慮學生其他方面的才能及學習經歷,以靈活、多元、嶄新的收生標準,廣納英才。
只要「不離地」,熟悉香港生活,一定知道香港的小學、甚至部份中學自主收生的名額,都大搞課外學習履歷,所謂portfolio;例如學生去過哪些國家,曾參加過甚麼比賽,精通甚麼運動及技能,通通都成為入學條件的大比拚。講究課外學習履歷,聽起來很崇高,落實起來卻可以充滿扭曲和不公平。舉例,重視portfolio不是只有貧困家庭才吃虧,一些家長要忙生活、日捱夜捱的中產及中產下層的夾心家庭會更加吃虧。因為,相比之下,貧困家庭有標籤效應,社福界會要求為貧困家庭子女爭取坐飛機、出外考察的學習履歷。總之,拚portfolio,最終可能加大社會家庭階層之間爭資源上的撕裂。而課外履歷一變為入大學的明文標準,情況就如凡事一「計分數」就會變質,後果可想而知。
破舊立新是要看客觀效果的;如果因為考慮不周,令破舊之後沒有立新,只是立亂,那便不是好事--過去二十年來的香港教改,正正是太多烏托幫式的願景,結果令原本不是壞的面向也給搞亂了。
不可不讚一下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她當天在致辭內的回應很到位。有媒體抓錯重點,強調林鄭對修改大學收生條件「原則上同意」。其實,讀過全文的都知道,那是禮貌式、前提式的修辭。林鄭當日回應的原話:「當基層學生居住在極為惡劣的環境,連一張書桌都可能也是奢求,我們是否必須要求他們做履歷表?如果當年我入大學時,也要求學生有全人發展,要懂得體、藝,要做履歷表,恐怕我這位那麼擅長考試的高材生,也難以入到當時這間最高學府。」
因為梁錦松這則新聞,以及他在2016年成立了教育2.1,以及相關的大教育平台。我借用餘下時間談點往事。
先不論功過,但大眾宜知道,回歸前後至今二十年間,主導香港教改的關鍵人物是那些人。很希望在一定的時間距離下,歷史會認真地審視他們的功過。有時彎路走多了不要緊,只要總結經驗,盡量不重犯錯誤。姑且不去理教育統籌委員會、教育統籌局、教育局黎這些職稱及機構名稱了;總之,在過去二十多年間,主導香港教育改革、設計上層建築的領軍人物,離不開一群人,他們是教改三頭馬車:梁錦松、戴希位,程介明;以及曾任教統局局長的羅范椒芬,以及她愛將、通識科推手陳嘉琪。期待日後會有受過教育學訓練的香港教育工作者,好好地研究他們的功過。
我由2003年開始參與中學教育的相關工作。先在2003年做某中學的駐校作家。之後十多年間都在教育界開辦不同形式的閱讀班、培訓班,也做文學及非文學講座,我見證了一切變化。我深深地知道,摧毀香港學生基礎知識的主力,是香港教育的上層設計。不必被貌似偉大的報告及改革名目迷惑,結果清晰擺在眼前。你會見到,教改改著改著,會改至沒有了範文,即是沒有了一些優秀現代文學及古文、古詩詞;改著改著,中國文學被陰乾,而僅存的中國語文被工具化。如此一來,等於沒有了以中國文化為基本的人文教育。此外,教改改著改著,改至中國歷史被不斷壓縮,甚至曾經倡議拆散中史,令中西史同科教授。如此一來,即是在中學生連中國朝代的順序也未說得清的情況下,以碎片化的專題方式去學習中國歷史--幸而,中西史合併的方案後來沒有實行。
10月20日梁錦松談的是大學收生問題,而教育2.1評議的範圍,包括大中小學。聽眾朋友,「不一樣的教育」任何人都可以講,問題是如何落實。類似的口號令我想起當年「推倒三座大山」這類宏願。三座大山是教師、校長、教育署。
關於教育檢討,當日林鄭致辭的原文節錄如下:「落實教育應由『專業領航』,我們正積極開展不同教育範疇的檢討工作,包括專上教育、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安排、職業專才教育等,並成立了相關的專責小組,得到70多位資深的教育工作者和其他界別領袖參與,為各項政策出謀獻策。我並沒有把這些工作套以『教改』的標籤,因為我認為本港教育無須接受可能傷及筋骨的全面改動,只要對症下藥,強身健體,就可茁壯成長。」
上述一段引文,細心咀嚼,其實回應了很多問題。
林鄭月娥當日的發言共4500字,全文在政府新聞網可以找到。當中有一段很實在,摘引如下:
「我認為光有科技知識而無品德道德的人,如網絡黑客,對社會構成危險。所以下一代除了知識和技能外,價值觀教育、正向思維、對社會的承擔精神,以至國家觀念的建立等尤其重要。國家教育部於二○一六年發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政策文件,更以『立德樹人』為教育根本任務,着力提升學生的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
改來改去,基礎知識、基本品格,仍然是教育之本。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我在10月20日早上也做了場講座,對象是500多名中學生。講座算是成功的,九成九的同學都用心聽講。這個知識性的文化講座受同學歡迎,反映大家渴望有內容的正能量、正向陳述。真心關愛教育的人,請高抬貴手,讓青少年、年青人,擁有一個搞好基礎知識的學習環境。
如不搞好基礎知識,甚麼「不一樣的教育」都只是空談。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