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2018時事觀察 第1節:霍詠強 — 金庸走了,也帶走了香港的武俠小說

20181031 霍詠強
1.金庸走了,也帶走了香港的武俠小說
金庸走了,也帶走了我們對香港武俠小說的黃金時代的記憶。
第一部真正完整看完的武俠小說是梁羽生的 《七劍下天山》,曾經在中四15歲那年內看三百套武俠小說,從此養成速讀習慣。
第一本金庸小說是漫畫翻版《 倚天屠龍記》,更改名為倚天屠龍劍。「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屠龍不是刀嗎?為何變成劍的了?
冒名頂替之風:
1. 迴避台灣、大陸的禁令
2. 放假時接手連載,例如倪匡替金庸寫天龍八部,也接過古龍的絕代雙驕
之後看的是 《碧血劍》,原因是當中的袁崇煥評傳,因為袁崇煥是廣東人,當時金庸很相信制度:「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專制、最腐敗、統治者最殘暴的朝代,到明末更成為中國數千年中最黑暗的時期之一。明朝當然應該亡,對於中國人民,清朝比明朝好得多。」
金庸的另一重身分,1959年5月20日創辦明報,奠定中立客觀之名,但查良鏞離開明報,離開媒體,和1988年在基本法的政制部分和查濟民提出「雙查方案」,當時受明報內部攻撃有直接關係。
1986年4月:成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政治體制專題小組」港方負責人
1988年11月-12月:與查濟民提出有關特首及立法會的「雙查方案」,其後寫3篇社評為雙查方案辯護,逾20名大專生在明報外火燒明報
1989年5月20日:辭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不再擔任明報社長,只擔任董事局主席
明報賣盤吸引了香港商人、澳洲梅鐸,結果不幸地選擇了于品海。
1991年:明報上市,同年于品海的智才管理顧問收購明報,金庸1993年4月1日改任明報名譽主席,于品海擔任明報董事局主席,1994年再辭去名譽主席及非執行董事,仍保留約10%股權至2007年。
惟《明報》所託非人,于品海的冒進,創辦中天頻道、現代日報遇挫。
1994年10月于品海被披露加拿大留學期間曾留有案底,罪名包括偷竊、非法使用他人信用卡等,在香港引起軒然大波,最終于品海辭任明報企業主席職位。財政危機下,于品海最終同年10月出售明報企業股權售予馬來西亞華裔商人張曉卿。
金庸被迫走,也反映出明報的中立到不中立,更致命的傷害是傳媒無法排除的轉變,由客觀到主觀。
關於雙查方案,當年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李柱銘當時對查良鏞提出這個極保守的建議感到十分痛心,但現在回頭一看,才在明白查良鏞「個建議機制其實好好,有高度智慧」,他指若「雙查方案」最終落實,香港可能已有民主。以後未知會否對2014年政改的「袋住先方案」,有相同的覺悟。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