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2019時事觀察第1節:余非 — 還記得華為、海思是私營企業嗎?且談當中的意義

余非 美國《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節目。
美國時間:2019年6月3日
第1節:還記得華為、海思是私營企業嗎?且談當中的意義
今集談的仍然是任正非與華為,因為事情不斷有新發展。今集主要談兩方面。第一,補談海思的故事。第二,是從中美貿易戰的角度,談華為和海思的意義。直入正題。
先談海思的緣起。海思,就是為華為研發麒麟芯片、低調生存了15年的華為子公司。海思的成功,直接歸功於主管何庭波女士。但是,有海思這家公司出現,點讚的仍然是有戰略思維的任正非。任正非在央視《面對面》節目內說──是從前未聽過的──原來千禧年後,當時的華為,曾經準備用100億美元賣給一家美國公司。大家要特別牢記這一點。將華為賣給美國公司一事,當時連合同都簽了。任正非說,大家開心地買了花衣服,到海灘比賽跑步、打乒乓球。誰知美國公司的董事成員有變動,新董事長否決了收購。
賣不成了,任正非跟團隊討論還賣不賣?結果少壯派勝出,決定,不賣!任正非的高階戰略思維於此再次發揮作用。任正非當時便想及,沒賣給美國公司──依我理解,即是不為美國所用──美國是科技強國,2000年代初的華為,美國公司當然可以欣賞和動念收購你;可是,如果華為繼續成功地發展下去,十年後就會跟美國同行在山頂相遇。那時就不是欣賞你,是要把你打低了,因為彼此已成競爭對手。任正非對「極限生存」的思考,就在沒賣成之後浮現。簡言之,華為要為被人全面封殺打壓的生存狀況做準備。
在此我有兩個有趣的觀察。
問一問大家:會否偶爾會錯覺華為是國企?我自問有時已經在意識上忘記了華為是家私營企業。因為華為跟中國一道被美國打壓。華為在貿易戰的大背景下,跟國家一起共渡時艱。於是,真的有時會沒為意,華為不但是私營企業,還在十多年前曾動念賣給美國公司。牢記這一點,你便明白,美國指控華為之創立跟中國軍方關係密切,想把華為描繪為有中國軍方影子、等同國企……等,是如何站不住腳。美國要怪,只可以怪十多年前那家美國公司否決了收購華為。
第二點觀察,華為是家由員工共同持股的私營企業。華為之存在,證明中國予私營企業很大的生存空間。在FOX那個「約戰節目」內,Trish指控中國是state capitalism,一個貌似資本主義體系,卻其實事事也受國家控制。劉欣當時用數字回答Trish,劉欣說:「80%中國雇員都是受僱於民營企業的,也有80%的出口來自於民營企業。65%的創新是源於民營企業。」而華為之存在、以及十多年來的自我掙扎,是數字之外、活生生的、對Trish的回應。
指出這一點,是想大家特別留意,不管當前的中美貿易戰,是在打初階段的長津湖戰役,抑或是已經打到逼使美國收手的上甘嶺戰役;不管是哪個階段,都必須注意,現在抵擋美國重火力攻擊的,連郵包都要被美國聯邦快遞「誤寄」的華為,只不過是一家私營企業。華為不是國企,正正因為不是靠政府撥款來生存,所以華為對生死存亡的憂慮感非比尋常,從而逼使任正非要成立海思來應對山頂相逢的絕地危機。華為沒賣盤給美國公司,就要為自己的生存安全掙扎。意料之外的是,這樣掙扎求生的華為,在當前的中美貿易戰戰場上派上用場。
依我的觀察,美國對華為之攻擊將會是場持久戰,未完的。可是,如果華為頂得住,會為中國體制自信多積累一個案例。中國因應國情需要,行社會主義之餘,給予私人企業很大的發展空間。華為自我掙扎求存之成功,就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之成績。請特別留意:美國如果打不下華為,輸的,將會包括甚麼是良好的社會制度、良好的國家體制的定義權。因為,華為之成長,反映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下,私人企業有不亞於資本主義社會的成長空間,以及創新上的自由度。
以下簡單介紹海思十多年來的發展。
十多年前未雨綢繆的任正非,看中了做起事來比男生還要拼的工程司何庭波。何庭波1969年出生,今年50歲。27歲(1996年)碩士畢業後就加入當時仍未算很有知名度的華為。何庭波在北京郵電大學讀半導體物理專業,正正具備做晶片的知識。加入華為之初,何庭波曾單人匹馬被派去上海組建無線晶片團隊,從事3G晶片研發。兩年間,經常通宵達旦地工作,能力和拼勁被任正非賞識。於是2004年要成立海思時,任正非便想及可以起用當時35歲、加入華為八年的何庭波做CEO。
成立海思時,說明因為戰略因素要低調經營。事實上15年來,外界對海思所知甚少。乃至令我最初聽到「備胎一晚轉正」這些訊息時不太相信,以為是誇張的假訊息。2004年成立海思,華為的設定是每年投入4億美金做研發經費,預設團隊規模為2萬人。何庭波一聽便嚇死了。因為當時的華為才3萬人,總研發經費不到10億美元。由此可見。海思要承擔的一定是極艱钜的任務。而晶片開發既複雜、週期又長,更沒得彎道超車。
海思頭三年有生意額維持生存,於研發晶片這主要任務,卻未有寸進。太技術性的內容就不去複述了,可以談些框架概念。海思成立三年後研發出來的晶片K3V1,用的是110納米工藝。110納米工藝是甚麼概念呢?十年後今天的海思和台積電,用的是7納米工藝。
當時三年沒有進展的海思,士氣低落,就靠何庭波撐持鬥志。一家公司有不認輸的主管很重要!終於,在第7個年頭、2010年,海思推出巴龍700。兩年後、2012年,做出K3V2;但工藝仍然沒競爭優勢,例如解決不了發熱量大的問題,被戲稱為「暖手寶」。再不分晝夜地攻堅兩年,2014年,麒麟芯片系列終於面世。再過三年,2018年9月、去年貿易戰剛開始之初,華為的麒麟980已經是台灣台積電的7納米工藝。麒麟980之誕生,結束了華為「無芯」(無晶片)時代。也很險啊,只是剛剛好趕及迎接2018年5月開打的中美貿易戰。也有幸之前十多年間,何庭波一直跟時間賽跑。任正非說,如果再多兩年時間會更好。
華為手機從P6到P30,再從Mate 7到Mate 20,海思都可以提供晶片了。
而何庭波跟海思為世人所識,是當美國對華為祭出斷供應鏈這招數時,上月中(2019年5月17日),何庭波寫了「海思總裁致員工的一封信」,信內說,因為美國「把華為公司放入了實體名單。今天,是歷史的選擇,所有我們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從此,低調經營了15年的海思公司,以及何庭波,走入了公眾的視線。
節目結束前做幾句總結:5月30日,特朗普訪英前夕,英國EE開通了華為的5G服務。BBC試用華為5G做直播,記者們讚口不絕。當前,華為在全球範圍簽訂的5G商用合同已超過40份。值得注意的是,當中過半數、25份合同來自歐洲,南非1份,中東區域10份,亞太區6份。此外,SD協會、WiFi聯盟、JEDEC協會等,早前疑似篩走華為,現在已恢復華為的成員資格。我上個星期已叫大家留意,究竟有多少人國家會跟美國政府走。
收結前我再次強調,當前在應付國家級大戰的華為,只不過是家私營企業。美國開打的貿易戰,強化中國國家體質之餘,也推動中國私營企業加倍發奮自強。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