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2020時事觀察 第2節 — 霍詠強:「吃瓜群眾」的瓜從哪裡來?

請星電視飲茶 https://www.buymeacoffee.com/singtaousa

20200923 霍詠強 2. 「吃瓜群眾」的瓜從哪裡來? 中國大陸常會戲稱普羅市民為「吃瓜群眾」,哪到底群眾是不是真吃瓜?吃什麽瓜?吃了多少瓜?而這些瓜到底從哪裡來?   先一口氣把這些問題都解答了。是的,中國人真愛吃瓜,最愛吃的自然是水多肉少又越來越甜美的西瓜,在2018年,中國人消耗了6174萬噸西瓜,平均每人分到45公斤。通常回答了問題又會帶出更多問題,比如說,有可能吃這麽多嗎?   對了,還有個問題未回答,不過這個大家都懂,西瓜有名叫「西」瓜,肯定不是中國原產,是從西方傳來的吧?不過這還真不對,西瓜的原產地是水果史上的一宗「懸案」!   一直以來,對於西瓜的起源,普遍觀點是西瓜原產非洲,4000年前,古埃及人種植西瓜,此後傳到歐洲、中東、印度等地,西瓜從西域沿著絲綢之路來到中國,明代科學家徐光啟《農政全書》記載:「西瓜種出西域,故之名」,即是因為由西域傳來,所以又稱之為「西瓜」,從此,中國就有了吃瓜群眾。然而,早在東漢的「建安七子」劉禎有詩曰「楊暉發藻,九彩雜糅,藍皮蜜裡,素肥丹瓤。」被人認為是贊美西瓜的詩句。盡管西瓜傳入中國的時間有爭議,但從史書記載來看,西瓜應該是入口貨。   1958年,浙江一座遺址考古,卻帶來了顛覆性的結論。在浙江杭州拱墅區半山鎮水田畈,考古專家發現一座距今4000多年新石器遺址,後命名為「水田畈遺址」,在這座遺址之中,除了陶器、石器等發現之外,專家還挖出一些陶罐,有令人意外的發現陶罐裡都裝有不少植物種子,令農業社會的發展硏究,提供了重要的線索,而其中一個陶罐裡就裝有一些「西瓜子」,這些種子雖歷經歲月卻依稀保持原貌。這發現推翻了歷史,證實中國西瓜已有4000多年歷史,可能也是原產地之一,並非由西方傳來。   然而,如果中國人早已吃西瓜,為何直到五代及宋初之際,史書上才第一次記載西瓜呢?原來,這可能是古今對「西瓜」這物種的命名不同罷了。神話傳說中,神農「嘗百草」內也有名為「稀瓜」的物種,五代之後,人們或將此誤傳為西瓜,水田畈遺址的考古發現,令這個「稀瓜」傳說,更引人入勝。   其實,水田畈遺址以外,在眾多古墓中也曾先後發現西瓜子,比如揚州邗江東漢古墓,廣西貴縣羅泊灣西漢古墓,江蘇高郵邵家溝東漢古墓等,均有類似西瓜子的發現,證實中國人早就吃瓜。當然,由於原始西瓜的果肉較少,味道也沒有今天的甜,與今天的不盡相同,所以也有可能屬於同類,但西方的西瓜品種更好,由此古人引進了西域品種,成為貨真「味」實的西瓜,但從考古角度來看,無可否認中國極有可能是西瓜原產地之一。   雖然全中國所有省份都有種植不同品種的西瓜,但如果我們從西瓜的種植條件來看,古西域地區氣候的確更為合適。西瓜喜歡沙壤土,而且晝夜溫差越大、氣候乾旱,西瓜就越甜,所以現時在中國西北部地區,尤其是新疆和甘肅等地,出產的西瓜品質更佳。   之前提到過一個問題,中國人每人每年吃掉了45公斤西瓜會不會太誇張?會。最初被吸引要硏究「西瓜」話題的原因,就是看到一篇《大象公會》名為《中國農業產量之謎》的文章。一開始,是這樣說的「因為世界73億人中國13.7億人,中國以佔世界19%的人口,吃掉了每年超過六成的世界西瓜產量。」「所以認為中國人均吃西瓜 57 公斤,也不是因為找到了直接的統計數據,而是根據中國的西瓜產量除以人口計算得來的。」評論同時指2016年中國人均蔬菜消耗費是577公斤,數字偏高,那是不是說中間涉及了虛報? 問題來了,前面不是說人均45公斤嗎?為何忽然變了 57公斤?是的,筆者也不懂,文中引用的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公佈的中國西瓜產量圖表顯示在2013年為7300萬噸,計算出來是 53公斤,翻查過相關的文章,有不少文章引用了糧農組織數據指2018年西瓜產量高達7924萬噸,由此算來就得出人均 57公斤,但文章理論上是2018年8月發出的,時間也對不上呀? 更大的問題,不知緣由,這些數字都是錯誤的,無論是從聯合國糧農組織、或者中國統計局網站上找到的產量,過去五年,中國西瓜的產量都只是略高於6000萬噸,在糧農組織的數據是6302萬噸,中國統計局的數字是6154萬噸,由此計算出的人均消耗量應該是45公斤,但是,這個數字仍然是高得驚人呀? 常在觀察者網和知乎上發表評論的寧南山,就曾經就這篇文章發出個一篇評論,根據其他統計數字,包括計算上物流破損率和蔬菜加工總共就是60%。並且引用統計局在2010年估算蔬菜種植量有18%左右虛報,所以計算數字應是47公斤,食用數量就更低了,所以這些統計數據是合理的。不過寧南山萬萬也沒想到這篇煞有介事的評論,不知何故,引用的數字原來就是錯誤的,比真實數目高出了兩、三成。所以,儘管產量數據是通過基層估計上報,大多傾向於多報,但是虛報程度並不高,何況西瓜雖說有外殼令破損率較低,但瓜皮重量也佔了四分一,所以食用損耗也較高。 例如河南作為種瓜大省,今年的西瓜這一季並不好賣,在開封一帶,八月初還一度出現滯銷,晚熟的瓜趕上過於豐沛的雨水,導致口感下降,每斤賣不上1毛錢。今年河南出現西瓜滯銷,除了雨水原因外,也在於市場上的西瓜量大,且品種魚龍混雜,缺少統一的規範化種植和技術指導。但是,近年多了以合作社形式改善農民種植方式,完善技術、適應市場,從而應對天氣的各種變化,中國農業也在逐步提升,由產量轉移到重視質量。 中國對務農為業,對農產品幾千年來都很重視,一直都致力發展農業技術和方法,尤其在西部大開發的過程中,可以説利用大幅度拉動農業,改善這些地區的發展困境。在英國劍橋讀博士的山東人 Janus Dongye曾經在Quora網站上有一篇很著名的長文,寫出了「十四億人的口腹之欲,是如何被滿足的?」有這樣的照片…… 20200923-ST_2_CHN01 / 20200923-ST_2_CHN02   「新疆伊犁可克達拉是和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地區接壤的邊界城鎮,明顯看出,中國一側的綠色農田更多,哈薩克斯坦一側基本就是荒原。其實這裡的土地很貧瘠,土壤酸性太高,水資源太少,種不了什麼農作物,對哈薩克斯坦人來說,這樣的種植業成本太高,而且本身市場也不大。中國這一側呢,所有荒地都被一支特別的政府組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來耕種,成為了一個管轄324萬員工和農民的國企,裡面有漢族人也有維吾爾族人。因為有了如此龐大的規模,邊際運營成本下降,而且跟內地以及海外市場直接對接。」 「過去30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每年都派農業學生去以色列學習沙漠氣候條件下最先進的農業技術。這些學生回到中國後把滴灌法等先進技術付諸實踐,大大減少用水量從而節約成本,在技術幫助下,新疆的荒地成了高產的沃土,他們把新開墾的土地賣給當地各族農民,或直接請他們加入合作社。」   但是增加耕地,並不是中國的單一發展模式,為了改善環境和土壤地質,中國同樣願意「反耕為林」,有興趣可以重溫年初的節目。 01292020時事觀察第2節:霍詠強 — 在沙漠邊緣默默工作的「真風雲人物」 https://youtu.be/lUtfQBjKVOY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