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2019時事觀察第2節:余非—學生玩「獨派」政治實錄──「學生動源」篇

余非 美國《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節目。
美國時間:2019年12月23日
第2節:學生玩「獨派」政治實錄──「學生動源」篇
我在上一集節目為台灣介入香港暴亂留了證據,介紹了「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Hong Kong IAD)很特別的一篇加碼道歉聲明。這一集仍然談台灣與疑似港獨份子的互動,不過是另一個角度。奉勸玩港獨政治的年青人,如仍未落場,值得知道「玩」起來有多複雜。
上一集談了「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的加碼道歉揭露了台獨及港獨的串連。可是,換位思維,代入獨派學生的心態,對他們來說,不一定覺得被爆了出來的那些事很「醜」。原因是他們在國家認同、是非觀上都出了問題。他們會認為自己是在搞革命、是義士;甚至可能認為孫中山當年也如此。他們這種思維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所謂的「民不聊生」是判斷錯誤。清末的中國民窮國弱至幾近被瓜分,租界林立,這才是民不聊生。而當前的香港,幾十年來順風順水,根本不存在讓他們搞革命的藉口。當然,這群安逸中長大的年青人,會催眠自己,在做的是正義之事。心盲,確是很難搞的。所以上一集「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的加碼道歉聲明,他們可以認為被曝光了的,只不過是「交流活動」。他們不會覺察那些事,是政治凶險。此次談的,同樣是「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這群人。讓大家感受沒有歷煉的這群港青,學人家搞政治,究竟會遇到甚麼麻煩及不自知的凶險。
話說,香港有一個被認為是港獨的組織「學生動源」,召集人是鍾翰林。他也是「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的成員之一。上一集提過的記者會,有他在內。
據報,今年1月,鍾翰林的「學生動源」已蠢蠢欲動。年初已連同「學生動源」成員洪英棠、洪心弦等人秘密去過台北等地,與多名台獨分子會面。據新聞報導,當時是由林保華和楊月清夫婦接待他們的。這兩個名字對跟進港獨新聞的人來說一點也不陌生;這對夫婦是港獨和台獨互動的積極推手。按香港《文匯報》報導,林保華和楊月清夫婦建立了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而楊月清曾支持黃台仰,也曾為羅冠聰助選。今時今日我們知道鍾翰林在2019年年初已在台灣活動,是因為林保華在12月16日刊出了一篇名為《難民法及其背後的諜影》的文章。在此強調,林保華沒有在文中開名,但字裡行間矛頭指向的疑似是鍾翰林。而鍾翰林在12月16日即時在自己實名面書上貼出林保華的文章,並同時反駁。如此一來,等同對號入座,反證文中沒開名的是他。據文章描述,林保華在今年初包鍾翰林三人在台灣吃喝住宿,又包車帶他們遊山玩水。此外,又在台灣電視節目稱讚鍾翰林及其手下、那群「小港獨」。「小港獨」是林保華文中的用字。
而暴動期間,自今年6月以來,鍾翰林至少赴台三次。林文是這樣說的:「這位小港獨後來接連又來幾次,說是在香港精神壓力很大,要來台灣散心。他來找我們,我們會請他吃簡餐、聊天,要他保重、注意安全,也告訴他台灣政治情況複雜,不要隨便接觸政治人物。」
以上是由1月至暴動期間的事。發展至12月16日林保華刊出《難民法及其背後的諜影》一文,前後不到一年,彼此已反目了。
林保華在文章內質疑鍾翰林的金錢來源:「他的家境並不好,然而後來我們了解他居然進出東區的星級酒店,回到香港後還從家裡搬出來自己租房子住,他的戰友們非常驚訝,把這些情況告訴我們,他們問,台灣是誰給錢啊?反送中運動一開始他就來台灣想尋求庇護,據他的戰友說沒有看到他積極參與運動。我們也再無聯絡。」
鍾翰林在面書即時反駁,稱自己「在香港與家人住小村屋,在台灣住的是西門町的小民宿」,不是星級酒店。還貼出旅館房間照片以澄清,證明住得並不豪華。當然,就算民宿也要用錢租住,買機票也要花錢,這方面的質疑,鍾翰林避重就輕沒回答。
至於他倆為合何反目?上面「隨便接觸政治人物」一句露了端倪。因為鍾翰林最近一次赴台,已是用「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身份跟太陽花運動後興起的時代力量合作。不是跟林保華夫婦、老台獨力量合作。林保華一句「再無聯絡」,暗示「小港獨」已不受控制。
事情頗為有趣。「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林保華互相爆(料)來爆(料)去。那篇加碼道歉聲明是意外爆料;林保華那篇文章,則是因為不滿意有人吃喝住宿被包之下自行再尋找新的政治力量──換過說法,等如是有舊金主之下,自把自為地再另尋新的金主。他們彼此爆料,無端令人多知了內幕。例如誰跟誰串連,當中涉及甚麼免費招待。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上一集說過,由罵完金主要道歉反映,政治不是香港那群大學生想像中可以任意妄為。而他們也未「強大」到可以蟹行。而這一集的小是小非也反映,香港這群玩港獨政治的學生,漠視行走江湖的政治倫理之餘,辦事也無手腕可言。他們真的以為接受款待可以是無條件、無約束的嗎?於是享用完了林保華的資助,只要他們中意,轉身可以另找時代力量?他們在不熟悉的台灣政治生態下一腳踏多船,此次只是被人曝光行蹤和金錢來源,算是拉了一下小警號。我們作為旁觀者,則是再一次窺見這群學生是幼稚園的級數。
這群學生的情況有點像娛樂圈。能紅,便成為大明星,得到最大利益;,可是,不紅不黑、浮浮沉沉的奀星,在找靠山、找經理人公司的過程中,很容易出事。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