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2020時事觀察 第1節 — 余非:續談直播時的通識問題,與訊息泛濫下的小提醒

請星電視飲茶 https://www.buymeacoffee.com/singtaousa

余非 美國《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節目。

美國時間:2020年6月1日 第1節:續談直播時的通識問題,與訊息泛濫下的小提醒 大家好,剛過去的星期五晚終於透過直播跟大家見面。第一次做直播因為沒經驗,很緊張。總之,完成任務後如釋重負(一笑)。 跟大家說那晚的「小蝦碌」(小花邊訊息)。別看我做分析時彷彿英明神武,其實很糊塗。當日因為緊張,只記住開場時間,以及跟霍詠強、梁總提前15分鐘上線。我只記住不可以失場,卻沒記下結束時間。我以為是香港時間凌晨1點半才完結,所以談通識時以為還有半個鐘,便慢條斯理。又因為用耳機聽現場聲音,沒聽清楚梁總說尚有30秒(一笑)。自己重溫視頻都覺得很好笑。所以,這一集要跟聽眾朋友補回通識話題,以及在此附上談通識的兩集節目標題及連結。 兩集節目分別是:05072018時事觀察(第1節):余非 — 香港通識科還應該必修下去嗎?何時止損?  https://youtu.be/S55_IuW_o74   05142018時事觀察(第1節):余非 — 具體主管香港通識科的是誰?怎看反智與泛政治化?  https://youtu.be/5ib4RX6f5UE    聽完上述兩集節目,大家便明白我的看法。聽眾朋友,不經不覺,節目已做了七年!感謝大家支持,尤其感謝你們支持「有幾分事實、說幾分話」這種風格──我知道是有小小悶的。我把聽眾當朋友,以下是我的肺腑之言。按我長期跟進香港事情的判斷,我對通識當前有以下的看法。通識於中央乃至香港,都已知道是個問題科目,別忘了我那兩集節目是2018年的事。此外,要讚曾共同努力的大眾。因為有不少人發現問題教材、乃至有問題的課堂情況,便立即舉報和揭發。現在揭發報導的渠道已很多,甚至中國大陸的傳媒於去年(2019年) 也做過不只一次詳細報導。於是,作為民眾,以及部份家長,我們繼續密切留意和揭發是對的。而之後,我們宜留空間予教育當局去改變。沒錯,我們要繼續揭發和批評有問題的教材和施教者,可是不要錯殺良民,將矛頭指向「在做事」的人和部門。因為很多都是多年積垢,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之間會有小小時間差。即是發現問題,未必短期內便能解決。 我怕被斷章取義,再一次強調,我一早和一直都反對通識科!(建議補聽我2018年的節目)。而為何說要留空間去解決問題呢?我舉一例。在某次運動事件裏,我跟一位校長說,建議他把「取消通識科」寫入立場聲明內。誰知,這位不認同通識科的校長說,如果想多些人支持,就不宜列明。何解?他說,因為做不到。原來當通識正式成科之後,有教師接受了相關培訓,還已經在教,他們也不是有問題的負面教師,只是在教一個沒多大意義的科目,把它當做普通Project work去教。對於這類教師,如果即時取消通識科,如何處理和消化相關教職員,是個具體問題。即是,要在更大的共識和準備之下,才可以做具體行動。通識科只是個例子,香港當前很多問題,都面對已知道大概,必須進入知得深一點的「認知提升」階段。要知得深,知得清,知得具體,才可以談如何解決。一切不是說變就變。 所以,我在直播節目已提了我的個人看法,未必對,但不妨當作是其中一種意見。我個人認為,表態式的「晒馬文化」(鬥人多)可能已不太幫得上忙(請注意,我是說「不太幫得上忙」,不是很武斷地說「幫不上忙」),何解呢?因為不少港事已進入深水區,直接觸及深層次、而且是長期存在、非常盤根錯節的矛盾。要處理這種矛盾,考驗社會對事情複雜性的認知夠不夠深,夠不夠具體。在這種階段,社會不可以完全冷淡無聲(因為要有壓力),分寸卻要掌握得好,而且不要岔開。我舉一個例子解釋分寸不夠好的文宣會存在甚麼問題。 不知道大家是否收過名為「美國制裁香港Q&A」的手機訊息。該視頻製作得頗好,只是我有一點意見。 視頻的誤解一:講解香港的聯繫匯率,脫鉤權不在美國手上。視頻的「正解」說:「基本上美國無權脫鉤囉,聯繫匯率脫唔脫,係由香港金管局決定,而家我地只須有足夠外匯儲備去保證港元匯價等同7.75美金就得啦。話時話,我地唔一定只係同一種貨幣掛鉤既。大把選擇可以揀啦。」大家看得出問題嗎?總之,仍然是那一句,我不一定對,也不是全盤否定,卻很想分享一點意見。個人認為當中的口吻有點不恰當。釋疑一「美國無權脫鉤『囉』」,以及釋疑二「香港股市樓市大部份都受到背後強大祖國支持『囉』」,當中的語氣不對路。我尊重不同的表達方式,只是,語氣、口吻反映態度與思維,談的事如涉及專業知識,宜選擇用談正經事的態度去述說。 而釋疑一以下一句──「大把選擇可以揀啦。」更不一定對。 1970年代,港元最初確是跟英磅掛鉤,直至1972年才跟美元掛鉤,但是當時掛鉤的匯率和操作都不同於今天。期間,美元曾經弱勢,到1980年代因為中英談判輪到港元弱勢。即是聯繫的雙方,彼此都有升有跌。發展至1983年9月,跌至9.60港元兌一美元。為了解決貨幣危機,一個月後的1983年10月,定為1美元兌7.8港元。至2005年,在操作上進行優化,設定波幅區間,令1美元兌港元維持在7.85至7.75之間。超出區間的波動金管局才出手介入。區間內的波幅,交回市場調控。 故意花了點時間說一次上述過程,是讓大家感受一下,貨幣掛鉤或脫鉤,是一件涉及具體細節的事;不是衣服的顏色不配襯便換另一件那麼簡單。而「囉」、「啦」這種口吻也不似是在說正經事。貨幣掛鉤,涉及維持在甚麼兌換率,以及涉及香港資產價格穩定性等具體問題。香港用了三十年時間才在2005年優化當中的操作。港元和掛鉤貨幣的「相處」,要累積足夠的經驗下,才總結得出一套操作慣例。 於是,聽眾朋友,在百年大變局面前,人民幣兌價處於十多年來新低,國與國之間在打我們沒專業知識不會看得明白的金融戰和貨幣戰,如此一來,是否像視頻所述:港元掛鉤「大把選擇可以揀啦」?我個人認為,現實上不是(沒有「囉」字),因為我知道在談嚴肅問題。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中學通識科的流弊,以及互聯網世界下訊息泛濫的流弊,其實有幾分相似;都令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些甚麼。因為明明腦海已聽進了一些「東西」,那些「東西」又製作精美,我們便以為已有所得。 某些簡單化、搞笑化的視頻,明白對大眾總會有點幫助,不完全否定。可是,在「大概是對的」之下,有沒有夾雜了一兩句不準確、甚至判斷錯誤的訊息呢?大家要很小心。始終,凡知識過份簡化都可能失真。因而對一些專門問題,我會嚴管材料來源,是正經的才聽才傳。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