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2021時事觀察 第1節 — 霍詠強:美國的女性:為貧窮吶喊

請星電視飲茶https://www.buymeacoffee.com/singtaousa

20210303 霍詠強 1. 美國的女性:為貧窮吶喊 在三八婦女節期間,看到了趙婷贏得了金球獎,也看到321名中國女性擠身在扶貧大會的表揚名單中。忽發奇想、隨機在網上搜尋了幾個名字,然後發現這些不經意挑出的女性,每位都是主角、每個人都有故事。   但説到故事,要由趙婷 (Chole Zhao) 成為第一位亞裔女性金球獎最佳導演開始,她集編導「剪」於一身的「無依之地」(Nomadland) 同時獲得最佳影片。趙開創了歷史,然而作為中國女導演,她的獲獎和中國無關,只和她傑出女性的身份有關。她下一部導演的電影會是大製作「永恒族」(The Eternals),如無意外將會青雲直上。 至於「無依之地」的成功更是因著三位女性和一個灰暗的美國。 電影改編自美國女記者布魯德 (Jessica Bruder) 的紀實文學作品《游牧人生》(Nomadland: Surviving Americ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由趙婷編劇、導演、剪輯,曾經兩度成為奧斯卡影后(Fargo,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的麥多曼 (Frances McDormand) 主演和擔任製片人。 雖然一套小眾電影的成功不太可能改變美國貧富懸殊的生活環境,但是在一個表面上追求平等卻有著龐大貧困人口的美國,由三位處於弱勢的女性來道出問題,或者正因如此,才能把美國看得更清楚。值得深思的是,她們在各自的行業內,都不是廣受歡迎的人物,趙婷指她這輩子都是個局外人,布魯德一向我行我素,麥多曼曾於電台廣播裡說自己是荷里活邊緣人,甚至是「白人垃圾」(white trash)。 麥多曼在《無依之地》中扮演的角色弗恩 (Fern),或許是一般人眼中,生活在社會低層、過著不體面生活的其中一種「白人垃圾」,但是卻在努力擺脫這種標籤和有色眼光。一個60多歲的女人,兩夫妻工作多年的工廠,受2008年金融海嘯影響破產關閉,令兩人失去工作、丈夫不久病逝,工廠所在地Empire鎮,甚至連地址區號也被取消,她只能生活在一部旅行車屋中,變得居無定所,根據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用工需求一路打散工,走遍了美國西部。 電影採取的角度是客觀、平視和不帶有評斷味道的,通過大量零碎的人物交流和生活片段,甚至展示了正面的努力和個人選擇,事實上在電影中不會看到預期中令人困擾和心酸的悲苦事件,面對的各種困難都被輕輕帶過。或許正如趙婷在一些訪問中提及到的「我是有觀點的,我有很強烈鮮明的觀點,在政治上、社會經濟學上。但我從來都認為通過拍電影來說服你、讓你接受我的觀點不是我應該做的事情。」這種演繹可能會很平淡、但也可能會更為成功,因為趙婷的「中國女性導演」這個標籤已經非常強烈,主觀意識極有可能讓觀眾對電影的出發點添上更多的保留和懷疑。 通過這些「不得不上路」的人群,電影更真實地反映出美國家庭的疏離,這些游牧生活的「被選擇」。電影一展開就是通過弗恩的好友May,說到工作了幾十年,到了62歲,發現自己社保戶口只有$550!勞工部門人員勸說弗恩退休,她指自己退休金不足,不能退休、還想工作。弗恩的旅行車屋壞了,她寧願借錢修車也不願意接受姊妹的幫忙、和她們同住。當遇上心儀的對象,有機會重回安穩的居家生活時,又會作出怎樣的選擇?到底是游牧還是躲避?逃避現實是否已經成為普遍問題?   電影中選擇了弗恩在聖誕新年期間為亞馬遜打散工開始,早年亞馬遜每逢年底,都會因為人手不足而要尋找臨時工來處理從感恩節到聖誕高峰期的貨品。2008年,一家人事代理向亞馬遜提議,聘請這些居住在車屋的流浪者來當工人,從此就有電影中提到的Amazon CamperForce。這也是筆者感受最深的部分,然而,看到這一幕令人聯想到的是每年收成旺季,新疆動員隣近地區臨時工來採綿,結果卻被英媒視之為中國「強迫勞動」的證據,不知道亞馬遜這種「流浪工」,又算不算「強迫勞動」? 相比電影的冷靜客觀,布魯德撰寫的原著《游牧人生》書中就完全不同,作者花費了3年時間,跟隨旅行車流浪者行駛了15000多公里,並將他們的故事記錄了下來,提供了另外一個更現實地觀察美國社會的視角。 曾經偶然地看到作者在Wired上發表一篇關於 Amazon Camperforce 的文章,和電影中的橋段相近,現實中這兩夫妻的遭遇更為可憐,一生的積蓄25萬多美元在金融海嘯時,一夜之間就完全失去,結果只能在旅行車上生活多年,靠打臨時散工來維持生活。 原著明確地指出是關於貧窮的——而且是在外人想像遍地黃金的美國現實的貧窮。沒有房子,沒有穩定的工作和經濟來源,住在旅行車屋裡不斷遷移,四處打短工以維持生活,這種方式真的自由浪漫?真的看遍全美國?當然作者不是為了推廣一種生活方式,而是現實裡這種生活形成了一種生態,這些車居族開始時或許是自己的選擇、更多是逼不得已,在生活中經受各種困難制肘,還要被主流社投以抱有敵意的眼光。實際上,他們就是一群被美國飛速發展的金權主義拋棄和犧牲的人群。 電影裡,最後出了一句「獻給不得不上路的人,路上見」(Dedicated to the ones who had to depart, See you down the road);在原著書的宣傳更明確地寫上「這是最好的,最富有的國家嗎?」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