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察—余非:加沙跟進,又有船隊衝擊封鎖;上合組織的特點及意義
星期一 美國《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2025年 9月1日
余非:加沙跟進,又有船隊衝擊封鎖;上合組織的特點及意義
本集節目談加沙和中國的事。直入正題,先跟進加沙的情況。
大家應該都知道聯合國不從屬於美國,只是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於是美國經常在入簽證上耍手段。最近,美國國務院竟然公然表示在9月聯合國大會召開前,都會拒絕發簽證給巴解組織和巴勒斯坦政府的人員。即是明擺着斷了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在聯大會議發言的機會。
美國政府這種野蠻的做法不會令人覺得奇怪,而值得一談,是美國政府在「現階段」這樣做值得拿來分析討論。「現階段」是甚麼情況呢?是八月份一個月內,以色列在明知有記者在場之下,公然發動了兩次空襲,令記者當場死亡。以色列這個做法已令歐洲傳媒十分憤怒。針對有意圖、有計劃地殺死記者這行為,現在是連英國BBC也直指以色列犯下戰爭罪行。
上面提及8月有兩宗殺記者事件,8月25日這一宗因為被殺的包括西方主流或知名媒體的記者,所以很多新聞也有報導。8月25日當天,以色列一架裝有炸藥的無人機向加沙的醫院設施空襲,造成最少二十人喪生,當中包括最少5名記者。遇害記者來自半島電視台、路透社、美聯社及NBC四家西方媒體,另加一位獨立阿拉伯的新聞從業員。而事實上8月10日以軍也殺了半島電台5名巴勒斯坦記者,此事令中東媒體震怒。當時以軍炸的又是醫院,被炸的是加沙市希法醫院。5名記者當時在醫院外面一處帳篷做採訪工作,情況就像之後8月25日那次一樣,記者被空襲炸死。國際記者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估計,過去 22 個月以來,最少有 217 名巴勒斯坦籍記者及傳媒工作者被殺。
而美國就在8月份兩次炸死記者的時間點上,拒絕向打算出席聯合國大會的巴勒斯坦總統發放入境簽證。美國的做法再一次重創其政治公信力。而另一則新聞同樣反映在政府部門內的西歐政客有多可恥。同樣是8月份,8月底,歐洲的英、法、德三國表示考慮重啟對伊朗實施制裁的機制,又是拿伊朗研發核武器來做藉口。這群英、法、德歐洲政客,制裁牌落在他們手上,不是用在制裁以色列,是用在打壓他們認為邪惡的伊朗。至於真正邪惡的以色列,他們無動於衷。所以西方國家的政客是整體在認受性上走下坡路。這種影響當前不會有甚麼具體反映,但會反映在百年變局之上,而且牽一髮動全身。現在只是時辰未到而已。當前的西歐,政客與民間不同步的另一個例子,反映在新近的一宗新聞上。以下一談。
一支包括瑞典「環保少女童」通貝里在內的人道救援物資船隊,於8月31日從西班牙巴塞隆拿出發,試圖突破對加沙的非法封鎖。據報,船上還包括前巴塞隆拿市長克勞(Ada Colau)。我在6月9日的節目曾介紹有通貝理參與的一次加沙人道救援船隊的闖關事件,當時負責的組織叫「自由船隊聯盟」(簡稱FFC);而這次的組織是「全球堅毅船隊」(Global Sumud Flotilla),即是在西歐,決心打破封鎖的民間力量不是只說不做,他們有實際行動,而且持續不斷,也不只一家組織。此次出發的船隻,不只是從西班牙巴塞隆拿出發的一艘。主辦單位可能出於安全考慮,未有說明總共有多少艘船出航,也沒有透露確切的出發時間和路線。只透露從西班牙出發的船隻之外,預計有數十艘船隻將於9月4日自突尼西亞及其他地中海港口出發。通貝里在Instagram表示,行動人士也將在44個國家同步發起示威及其他抗議活動,聲援巴勒斯坦人民。
加沙的新聞暫時跟進到這裏,以下談中國牽頭的一些國際大事。
,是自2001年成立、24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峰會」,合共有20多位國家領導人與會;即是不只是成員國有元首來華,旁聽的國家也來了元首或高級代表。
而普京也於8月31日至9月3日訪華,為期4天。這個日期兼顧了在天津的上合會議,跟習近平主席會面,以及去北京天安門參加九三大閱兵。這個先去天津、後赴北京的行程,應該是大部份出席上合會議領導人的行程。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而俄羅斯一行,據報堪稱是「政府總動員」,經濟、軍事、科技各領域也有官員隨團。在那四天之內,俄中雙方代表團計劃舉行大規模會談。此外,政府層面的高層人員也趁機一聚,據報中國全國人大常委員會,會同隨團出發的俄羅斯國家杜馬、聯邦會議成員開會。俄羅斯發言人稱此次訪華是「史無前例」,指的包括規模和層面上的多樣化。普京還會在中國跟多個與會的外國元首會面,順便在中國土地上辦俄羅斯外交。普京形容俄中戰略協調發揮着壓艙石的作用。中俄近十多年來的協作關係不容懷疑。
此次普京出席9月3日大閱兵其實也是禮尚往來;幾個月前,2025年5月5至10日,習近平主席也對俄羅斯進行前後共六天的國事訪問,行程也包括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二戰勝利的2025年紅場閱兵。
而此次上合峰會印度總理莫迪也親自來華。莫迪在天津迎賓館同習近平主席會面。莫迪表示,印中是夥伴而不是對手,共識遠大於分歧,中印關係不應由邊界問題定義。日後關係如何是一回事,但起碼兩國元首會面,讓世界傳媒一見龍象共舞的一刻。
由中國,又或者是中俄為軸心的國際組織,以及舉辦這樣的大場面,特點何在?而這種特點又反映甚麼意義?我認為特點在於:這是非二元化的多邊盛會。
近十年,不難會見到整個世界在不同地區也充滿驚濤駭浪。因而令不少人也意識到這是個百年變局。各國在變局當中要用盡不同方法站穩陣腳。以來華參加會議和閱兵的印度為例,印度一直想盡得不歸邊的好處。俄烏戰爭期間印度可以買俄羅斯平價石油,跟中國的邊境糾紛甚或可以成為跟美國要好處的籌碼。別說印度,俄羅斯普京也願意跟特朗普會面;而中國一邊批評美國霸權,一邊也跟美國在經貿上保持溝通。我想點出,當前以中俄為重心的上合組織、金磚國組織,乃至南南合作,幾個組織內的成員國或旁聽國在離開這個組織的會議之後,都可以各自跟歐美等,不在上述組織內、不屬於上述組織的其他國家發展政經關係。再說得白一點,是由中俄——甚至應該說是以中國為首的這些組織,不是製造一些一面倒的陣營。這些組織內沒有美國的身影,但是行的是多邊化的路線。如果存在去美國化的操作,例如貿易結算不再必須要用美元為中介,這種去美國化,是因為現時貨幣與貿易的關係對各國本國不利,所以必然在上述面向去美國化。而請注意,起碼到現時為止,去美國化不是上述以中國,乃至中俄牽頭的組織的唯一方向。如果發展是個漸進階段,現時就是上述的這種階段。
上合組織、金磚國組織,乃至南南合作這些組織,是以保護國際多邊關係、互聯互通之下去進行東升西降。很簡單,中國的經濟也講求內外雙循環,不是單邊化地去美國化。現在講脫勾的是美國,不是中國,也不是上述組織。此外,上合組織近年算是進行了多場聯合軍演,但它不是「東方版北約」,因為上合組織沒有北約的軍事同盟性質,也沒有集體防禦機制。而加入上合組織的國家,可以同時加入其他組織。舉例,上述組織在台面上不會介入及支援俄烏戰爭之中的俄羅斯;然而,也不會跟隨西方制裁俄羅斯,會照樣跟俄羅斯做生意。中國,乃至中俄開出來的國際局面,不是要搞另一場冷戰,是希望建立一個不受美國霸權單邊威脅的局面。這是當前最真實的情況,最樸實的描述。
為節目的下半部份做總結:上合組織、金磚國組織,乃至南南合作這些組織現存的實況,不是指向完全非美、非歐的意識形態。非但不是如此,而且是讓成員國可以有多邊、多元化發展,各自佈局,各自在特定的時空下靈活發揮對其本國有利的國際手腕。在百年變局充滿變數的現階段,發展中國家的總方向是找出路、找生路,以靈活的立場和手腕去達成讓世界分配更加公平公正這個目標。應對現實,不必是鐵板一塊,身段和手段可以多變和靈活。
——————————
星期一 美國《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2025年6月9日 余非:已不少女的「環保少女」這次支持你;伊朗稱取得以色列核機密 https://youtu.be/MCd55R-I-Eg?list=PLl7zeOiApUFWbMoeV7sevuIqXHlygpkzk
本材料由 Chinese Information Radio代表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發佈,更多相關信息可從華盛頓特區司法部獲得。”
請加入成為會員, 支持良心正派傳媒。
Join this channel to get access to perks: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WSlgQB1BpfQTkNm_P5qIw/join
請星電視飲茶https://www.buymeacoffee.com/singtao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