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2018時事觀察(第2節):余非 — 猜金正恩是何時「轉變」的?又或者該說中國何時「重新定位」

余非 三藩市《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節目。
美國時間2018年4月2日。
第2節:猜金正恩是何時「轉變」的?又或者該說中國何時「重新定位」。

第2節湊熱鬧,也來談金正恩3月25至28日非正式訪問中國這則新聞。金正恩訪華是爆炸性大新聞。這場沒有預告的訪華行動,究竟何時拍板?又如何看待當中的意義?
跟大家分享看法之餘,想借此機會展示甚麼是「閱讀政治」的眼界。政治,已曝光的一定不是事實的全部。絕對不是陰謀論,是因為政治涉及立體互動、又有時機是否成熟等變數,也涉及多方利益及角力,而有些訊息,短期內又不方便全部公開;總之,當中有些理解很難簡單化。做時評人,我要求自己盡量深入淺出地呈現事情的複雜性。不是將事件簡單化、情緒化,表個態就算。
近年香港政治化得很厲害,人人都議論政治,但我發現好大部份的香港人沒有用「政治眼界」去解讀政治事件。希望今集節目可以給大家一點啟發。
現在直入正題。不少人將金正恩由壞孩子轉變為好孩子、好到會抄筆記的起點,上溯至朝鮮參加平昌冬奧之前的談判。平昌冬奧在2月9日開幕。確實是由2018年1月底開始,朝韓在體育談判的互動中,彼此釋出善意。金正恩在冬奧後立即跟文在寅達成協議,預算4月底會在板門店會面。而特朗普在平昌冬奧後的3月9日,也用twitter表示會跟金正恩會面,時間大概是5月份。BBC即時以「面臨被邊緣化危險」來形容中國。
平昌冬奧確實是見得到的轉變。以下,嘗試在平昌之外,多加幾條線索去審視3月份究竟發生過甚麼事。
3月9日特朗普說會跟金正恩會面時,中國在開兩會。本次兩會會期很長,3月3日政協會議開幕,3月20日人大會議閉幕,足足兩個多星期。3月17日習近平全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有趣的事情發生了,3月18日《人民日報》報導各國發賀電的新聞,除俄、德有特別版面報導,並列的多國賀電中,金正恩的賀電排第一。這,其實已經是個訊號。而排第一的七天之後,3月25日,金正恩突然訪華。
插在七天之間的,是特朗普3月22日開打貿易戰,當日簽署了《中國經濟侵略》備忘錄,宣佈對一系列中國貨物徵收進口稅。此時的美國威風之極,既於3月9日說會見金正恩,又在22日拉開對中國打貿易戰的序幕。
而中國方面,金正恩訪華期間,3月26日同時是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原油期貨市場開張之日。美國方面呢?22日說要打貿易戰,但金正恩訪華回國的28日,美國的態度已經軟化,表示加征關稅的清單由公示30日,延長至公示60天,即是反高潮地不是立馬開打貿易戰,還急急派美國財長努欽訪華。從中反映,挑起貿易戰的國家心虛,急急腳走去跟他在打壓的國家說有事慢慢商量。
整個3月是不是很精彩哩!平昌冬奧之外,幾條線索合併,你會看見中、朝、美、韓四國,在政治及經濟上密密過招。打的何只是經濟上的戰爭。舉例,中國原油期貨市場開張,你說是經濟問題還是政治問題?兩樣都是。不用美元計石油的國家,委內瑞拉、伊拉克、利比亞,全都被搞到很慘。中國要走這一步,以及要和平崛起,怎會不打好底子及作出部署呢?3月份,是各種靜靜部署的事浮出水面的一個月。短期之內,我們不一定見到背後做過甚麼準備功夫,要解密後才知道。但是3月份可以見到的,是準備妥當後的出招。金正恩訪華,就是一下出招。這一招,金正恩的配合一定是有利可圖,而中國亦一招多用,起連消帶打的作用。
美國對一系列貨品徵收關稅的態度軟化,發生在金正恩離開中國當天,於是,有評論會單線認為金正恩訪華,是中國回應貿易戰的手段。這種說法是成立的,對政治的解讀,沒有單一標準答案,時事評論要解讀及指出當中的複雜性。我也同意金正恩訪華是中國回應貿易戰的手段之一;不過,要補充一筆,中國確實是用金正恩來出招,不過打的是貿易戰之餘,同時打了貿易戰收藏起來的核心──背後的政治意圖。
美國要打壓和平崛起的中國是長期的政治意圖。而短期的政治意圖,是美國正值中期選舉,特朗普打貿易戰,是想塑造拚經濟的形象。此外,打撃中國符合美國政治精英取態,可以討好反特朗普的人。果然,民調顯示,特朗普在被AV女郎爆出跟他有一夜情,甚至有持續禁槍反政府示威之下,民調仍然升了7%。所以,中國用金正恩這張牌,打的既是貿易戰,同時也是政治戰。中國避不開的,始終要回應美國的政治意圖。
而幾線並列去審視整個3月份的事,就是我所說的,用「政治眼界」去解讀政治事件。不要將政治時事單向化、單角度化,以及庸俗淺化。
以上只談了3月份的出招,始終要問,金正恩是何時「轉變」的呢?我的意見僅供參考。我認為跟更大的佈局有關。首先,我不會說金正恩是「何時轉變」的,因為主動權在中國身上,所謂金正恩「何時轉變」、中朝關係何時回暖,其實更應該說是「中國對金正恩何時重新定位」。金正恩,一直想得到中國的重視,問題是中國要很小心處理金正恩這個複雜的政治人物。何時可以跟他走得貼近些,怎麼個貼近法,要認真考慮,同時要觀察時機。否則,朝鮮半島問題,會成為某些國家攻擊中國的藉口。而我認為,中國願意重新為金正恩定位,時機來自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薩德系統於2016年考慮,2017年正式部署。
先談2016年。朴槿惠在2015年接受邀請到中國參觀「九三大閱兵」,之後就慘了,韓國國內的反對派忽然變得很有能量;當然,朴槿惠有把柄被追究是事實。弱勢下,朴槿惠被逼於2016年7月跟美國達成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的協議。2017年3月朴槿惠下台,在真空的4月份,美國快手快腳安裝了一台薩德系統。安裝完了的5月份,文在寅才上任。很明顯,弱國無外交,韓國根本頂不住美國的壓力。我覺得朝鮮的重要性就在上述背景下被重新考慮。
那怕朝鮮在2017年刻意在中國有大事時試射導彈搞局,金正恩最惡劣的壞事是2015整肅在朝華人。2017年那些導彈傷不了中國。所以2017年11月,中國曾派宋濤部長訪問朝鮮,表面報導是未獲金正恩會見,受冷待。但是我一直都說,政治不可能只看表面。總之,在2017年11月宋濤被金正恩所謂冷待之後,金正恩就發表了充滿善意的元旦賀辭,以及之後有平昌冬奧上的華麗轉身。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整集分析想讓聽眾朋友感受一下,政治,是要多條線索、多層次、多方面去觀察的。凡政治目的,不可能只得一個,而且一步到位。一切跟部署、發酵、角力有關。
我認為金正恩的華麗轉身,跟美國部署薩德系統有關,也跟美國打壓中國和平崛起的總方向有關。充份準備,合時合候利用,於是就有金正恩訪華這一幕。而金正恩掌權已七年,開始有交功課的壓力,要為朝鮮經濟改革交出成績單。於是,也合時合候需要靠近在經濟發展上打出一條生路的中國。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