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2018時事觀察(第1節):余非 — 美國對華發動的貿易戰,為何打到去美國盟友身上?
余非 三藩市《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節目。
美國時間2018年7月16日。
第1節:美國對華發動的貿易戰,為何打到去美國盟友身上?
第一節談由美國掀起的貿易戰。近日讀了不少相關新聞及分析文章,也觀察到身邊朋友的反應。積累了很多想法,在今集跟大家分享。
首先,也是最大的前提,就是讚同全球華人上下一心,支持中國強硬回應美國發起的貿易戰。事端不由中國挑起,中國別無選擇。由3月至7月6日第一批加稅貨品生效當天,我視之為是統一民心、不示弱的階段。而今集,我會討論,下了決心後,作為普通人,還可以跟進明白些甚麼?我會跟大家拉闊鏡頭,或更容易從中思考作為普通人可以如何定位,以及幫甚麼忙。
說出我看法之前,先從疑問入手。由3月至7月,我有莫大的疑問。用通俗的講法,是不明白為何特朗普對中國反口覆舌?第二個不明白,是貿易戰對美國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七傷拳,為何要用?第三個不明白,是為何貿易戰針對中國之外,要「發大來搞」(擴大打撃面),針對的包括美國自己的盟友?這樣做,對美國有何好處?──要弄明白上述疑問,必須簡單重溫事情發展的脈絡。
首先,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簽署「301調查」備忘錄,敲響對華貿易戰的警鐘。之後的4至5月,中國強硬回應之同時,沒有立即關上大門。這兩個月,美國大豆種植商反對貿易戰,蘋果行政總裁庫克於4月25日赴白宮約見特朗普,反對貿易戰。而中方,亦派出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率代表團跟美國談判。5月17日見特朗普,5月19日發表《中美貿易磋商聯合聲明》,表示雙方會中止貿易戰。但5月底美國立即反口,說照徵關稅。清單會在6月中公布,而第一批就於剛過去的7月6日生效,涉及大約34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被加徵關稅;第二批數額是160億美元,而第三批涉及2000億美元。第二及三批在美國作公眾諮詢後就生效。
5月中談好的5月底反口推翻,是特朗普亂來嗎?當然沒那麼簡單。特朗普只是在台前演戲?特朗普上任之初,彷彿不同於傳統政客;可是,最近發現特朗普極可能已「被收服」。上任後被人查他的俄羅斯疑似操縱選舉案,否決奧巴馬醫改方案遇到極大阻滯,甚至限制特定國家移民入境都有法院法官不合作。可以懷疑,一連串事件已令特朗普被傳統政治力量收編。特朗普做了總統一年半,現在的國際戰略,已全面回歸老布殊、克林頓、小布殊、奧巴馬的路線。我認為今日的美國,需要特朗普這種性格演員去演搞破壞、亂出牌的戲碼。由他詐癩扮傻、橫衝直撞,修理美國看不順眼的盟友。
為何要這樣做呢?因為美國確實在衰落!奧巴馬已說過不做老二。舉例:用美元結算石油的劃一性已被打破,金融海嘯傷了美國的根本……。時間關係只可以舉例。近十年整個世界的亂象,跟美國的衰落有關。用大歷史的眼光去看美國,美國於走下坡的衰退過程中,必然會垂死掙扎!這過程沒一個世紀,都要大半個世紀?在掙扎階段的美國,正需要特朗普這種瘋癲大反派,去做些傳統政治精英不方便做的事。總之,美國需要世界大亂,再在混亂中打碎現有的世界秩序。等於知道牌局會輸,於是推倒重來。
只要稍為留意新聞,都知道整個世界在不同層面都行多邊主義策略,不是美國單邊說了算。早在2016年,中國杭州召開的G20峰會,由成果到氣氛都好過在日本舉行的G7。而今年2018年在中國青島舉行的上合峰會,氣場也比在加拿大召開的G7大。開G7特朗普早走,去會金正恩。而6月初開G7,美國5月底就對G7成員國加拿大、法國加徵鋼鐵及鋁關稅。期間,特朗普對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惡言相向。彷彿已罵得過癮,特朗普在7月11日比利時布魯塞爾開北約峰會期間,也很沒禮貌地指斥德國已成為俄羅斯的俘虜。特朗普還在北約峰會直言,如果盟友不大幅增加軍費,會「非常不高興」。
不再數例子了。我拉闊鏡頭,令大家知道,美國是在四出點火之下來掀起對華貿易戰,加關稅是加到G7富裕國家身上。美國對中國只是反口覆舌,對加拿大及德國是當面指斥。此外,特朗普多次放風說要退出行多邊磋商制度的WT0,很明顯就算不退出已不打算遵守WT0規則。再強調一次:美國的貿易戰不只針對中國,是包括自己的盟友。美國優先、退出國際多邊組織、設立貿易壁壘等等,是當前美國方向相同的不同做法。整體似佈置一個大戰略。
那美國背後有甚麼大盤算呢?很多論者已指出,美國想推倒從來,要全球重新佈局,因為發現現存的多邊遊戲規則對美國不利。
美國要對盟友也狠加關稅,是看誰知痛而怕,從而重新認美國做大佬。美國要靠特朗普做打手,去make noise,製造混亂,在混亂中推翻當前不是由美國單邊主導的全球化現況。多元的全球化,美國不認為對他有利。打完又知驚的國家,可以從新收編,美國需要重整陣營。不被收編的,也要試底線。於是,美國對中國掀起貿易戰,是在上述大背景下發生的,根本避無可避。是走下坡的美國掙扎求存的必然結果。
節目來到最後部份。談談明白了大背景之後,我們個人如何自處,如何可以真正幫忙。
美國以搞亂檔、搞分化破壞為戰略。作為中國人,我們可以反其道而行。例如,我們可以廣結善緣。美國想亂,我們則凡事不起哄,不添亂。以小小的香港為例,在最近有40多名華人溺死的泰國沉船事件上,沒必要炒作泰國副總理、泰國電視主持人的一言半語。更何況大災難的複雜性仍未弄清楚,不宜添亂。中國需要不亂(穩定)、本身不犯錯,就一定可以打贏貿易戰,乃至各種壓制中國崛起的手段。舉例,中國基礎科學比較弱,於是今年年初由施一公領軍的西湖大學之成立,並非偶然。中國需要的是穩定及時間。
再舉例,因為普京會跟特朗普會面,於是有人就認為中俄關係會被離間。這種想法是對國情認識不夠深入的反映。2010年3月,時任中國國家副主的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期間與時任總理的普京,就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的修復工程進行磋商,並達成共識。那棟三層高的小樓,位處莫斯科市中心約40公里之外。且留意,是2010年中俄已佈局,而深度及於由共產黨歷史去建立情誼。有理由相信,中俄乃至部份國家的領導層,早就看明白衰退中的美國在盤算大戰略,掙扎求存。聽眾朋友,作為普通人,要對國情明白得夠多夠深,才真正能幫助國家、以及幫自己自處。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當前的世界在進行、及鬥爭大戰略;貿易戰,是在大佈局下進行。作為普通人,因為掌握的訊息有限,沒可能明白得太透徹。於是身在其中,要保持冷靜,站高望遠,耐心學習。當下,極右極左都對國家無益,愛國就要用理性、求知得深刻的態度去愛。只消費紅色,刺激情緒,不但無用,甚至可能有害。在中美貿易戰上,普通人需要做的是理性面對,不添亂。宜扎扎實實,安靜地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以香港為例,就下好融入大灣區這盤大棋。有發展,有內需,自然可以應對一切,包括中美貿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