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察—余非:港口風雲——由澳洲的民用港口,到東南亞的軍港

星期一 美國《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2025年4月7日
余非:港口風雲——由澳洲的民用港口,到東南亞的軍港

  本集談國際時事,先談澳洲,再談東南亞。
  現任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或譯艾班尼斯)正尋求連任。他在三月底、4月初的競選活動上提及,如五月初勝選,成功連任,會將達爾文港口(Darwin Port)的經營權由現時中國嵐橋集團手中買回來,因為這是澳洲的戰略資產。達爾文港於2015年,以5.06億澳元(約3億美元)的價格與中資嵐橋集團簽了99年經營合約。阿爾巴尼斯表明已有兩個方項:方案一是由澳洲私人企業回購達爾文港,方案二是澳洲聯邦政府直接介入,把達爾文港口收歸國有。
  如何看待這件事呢?是西方國家指定的選舉語言嗎?——必定打中國牌?以下與其他事一併觀察,或可推斷未必是短期的選舉語言。同樣是(2025年)4月份,澳洲有6間大學關閉校內的孔子學院。有些大學沒公佈關閉原因,有些就在抗疫時關閉,之後不再重開。也有大學表示不用假手孔子學院,改為大學自行設計中國課程。澳洲合共有大約12間大學與孔子學院簽了合作計劃,現在有6間取消合作,即是總數的一半。澳洲外交部長也表示,不應再設立新的孔子學院了。另外6間往後很可能也會逐步關閉。
  時間軸再往前推,中澳最近究竟發生了甚麼呢?首先,必須指出,阿爾巴尼斯在三年前2022年5月上任,上任後致力修復中澳雙邊關係,令澳洲龍蝦可以再入口中國。阿爾巴尼斯明白澳洲商品出口去中國每年有 200 多億美元,澳洲 1/4 的工作依賴對外貿易,而中國是澳洲最主要的貿易夥伴。所以上任後盡量確保產品、海鮮可以出口中國。但是,改善的勢頭在今年(2025年)2月開始有變。
  以下先交代發生的事,稍後再補發中方的回應。2025年2月,澳洲軍方公佈了一組照片,顯示中國艦隊、總共三艘,在半個多月內繞澳洲三份二海岸線巡航——當然,只是遙相呼應式的航行。期間,2 月21及22日進行了實彈演習。整個二月份,澳洲軍方也處於警戒狀態。直至3月上旬,中國軍艦向北航行轉入印尼方向,至此才遠離澳洲海域。同期,2月初,澳洲以國安為由禁止在政府設備內使用DeepSeek,成為全球最先在官方設備禁用DeepSeek的國家之一。此外,澳洲國防部2月中指責中國戰機在南海上空的軍事行不安全,對澳洲軍機發射照明彈;此說引發北京方面反批,指澳洲軍機侵犯中國領空在先。而之後,就是現任總理說要收回達爾文港這個連任承諾。
  所以關鍵是2月份。中國在國際海域範圍繞澳洲三份二海岸線巡航,此事在澳洲當地和西方媒體成為熱點新聞。按澳洲的說法,中方未事先通報便環繞澳洲大陸航行,進出了澳洲的專屬經濟區。此外,2月21日至22日在澳洲和紐西蘭之間的國際海域塔斯曼海進行兩次實彈演習,令49趟商業航班改道。澳洲有關方面已向北京提出外交關切,稱中國的演習雖未違反國際法,但未給予足夠的通知。
  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的回覆如下(吳謙):「澳方有關言論與事實完全不符。中方艦艇編隊演訓海域遠離澳大利亞海岸線,完全是公海海域。期間,中方在事先反覆發佈安全通告的基礎上,組織了艦炮對海實彈射擊訓練。中方行動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通行做法,不會對航空飛行安全造成影響。澳方在對此心知肚明的情況下,對中方無理指責並蓄意炒作,我們對此深感詫異、強烈不滿。/中方希望澳方以客觀理性的態度看待兩國兩軍關係,多一份真誠,多一點專業性,真正為兩國兩軍關係穩定發展做些實實在在的事。」
  以上就是外交部的回應。簡言之,中國做了美國在南海也做的「自由航行」。至於中國為何要這樣做,可以再慢慢觀察,而我暫時認為,當前是由金融、債券,以及軍事等方面,整個世界各國都明刀明槍地試底線的階段;是觸碰底線試後果,以及是否承擔得起後果。
  在2、3月的當時,我雖然不作評論,但讀了不少相關報導及評論。有評論認為在中方反駁之下,澳洲方面也得公開承認中國艦艇巡道範圍符合國際法;有不少人進而認為:且看,澳洲也「跪低(屈服)」了,也要息事寧人,不敢惹中國。於當時短期而言,確是可以這樣說的。然而,關閉孔子學院和收回達爾文港是當時未知的後續發展。此外,澳洲官方在承認中國沒有觸犯國際法之同時,開始表示不安。官方表示,會重新審視自己老化和薄弱的海軍力量,以及在軍事上是否要加強和美國合作,因為這個澳洲最大的交易夥伴——中國,海軍力量已日益強大。
  談畢澳洲的情況,以下談另一則港口新聞,就是柬埔寨雲壤軍港。雲壤軍港在4月上旬啟用。雲壤軍港原本就有,是在中國資金援助下於2022年前後做升級改造工程。澳洲總理說要收回達爾文港之同時,東南亞這邊的柬埔寨雲壤軍港的情況又如何呢?KK園事件應該令大眾更加意識到柬埔寨和泰國是毗鄰,兩國海岸線都有面向泰國灣(又叫暹邏灣)的部份。而泰國灣緊接南海。所以雲壤軍港可以視為是南海的前哨基地。早在進行升級工程之前,西方媒體便傳出中國與柬埔寨對該基地簽了30年的租用協議。柬埔寨政府予以否認,表示沒有給予中國在該基地任何特權。而事實上啟用後第一艘停靠的是日本軍艦。日本自衛隊艦艇將於4月19至22日訪問柬埔寨,停靠的就是雲壤軍港。翻查資料,沒有關於中國援建雲壤軍港的條件的報導;而由日本軍艦可以停靠反映,該港口一定不是中國可以獨佔和駐海軍的港口。
  跟進KK園事件便知道,2018年曾傳出泰國會在狹窄的克拉地峽開鑿運河,於是船隻不用穿越馬六甲海峽便直接進入泰國灣、之後再出南海;柬埔寨的西港就是新航線的補給港口之一。可是西港一帶只淪為電騙園,未迎來真正的發展。
  泰國和柬埔寨面對泰國灣那部份的海岸線戰略價值很高。因此,配合一帶一路的發展,原計劃在柬埔寨的項目有很多,除剛才提過的雲壤軍港之外,還包括投資力度更大的,出海口會建在雲壤軍港旁邊的德崇扶南運河。德崇扶南運河在去年(2024年)8月 興高采烈地舉行動土儀式,但儀式場地已雜草叢生了,工程仍然未啟動。至今年(2025年)初,更傳出項目已被中國擱置,初期洽商的17億美元根本從未就位。據知情人士披露,8月份的動土儀式是柬埔寨想製造既成事實的單方面行為,根本雙方有很多細節未談妥。舉例,因為運河會以柬埔寨境內湄公河流域為起點,一直修到去雲壤軍港旁邊的泰國灣為出口。如果開鑿,有可能影響湄公河的流量,以及下游的稻米灌溉。而如果開鑿成功,是跟越南港口搶生意。既因為要考慮的事情比較多,更重要是中國經濟在疫控解封後沒有出現報復式反彈,而且樓市和經濟下行,於是對外投資的錢收縮了,也講求項目是否可以回本。而據聞,令中方擱置項目的另一原因,是去年(2024年)12月,美國軍艦訪問柬埔寨,是八年來首次。當時雲壤軍港未完工,美國軍艦便停靠在雲壤軍港旁邊的另一個港口。柬埔寨洪馬內政府這個做法,引起了中方的高度關注與警惕。總之是由錢到政治元素都要重新考慮,所以運河項目被擱置。
  柬埔寨現任總理(也可以稱首相)洪馬內,是前任首相洪森長子,2023年接任,現年約47歲。新人事新作風,他有美國西點軍校畢業的背景,在他的角度,嘗試左右逢緣,中美也不靠邊。但是很明顯中方不賣賬。在中方的角度,中國在洪森時代已投入數十億美元在柬埔寨發展基建。而換了洪馬內是否要重新觀察形勢,是一帶一路在很多個國家也遇到的政治起伏。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趁港口熱,我也來談談港口風雲。
  地緣政治和國際形勢多變,所以必須留意細節,以及任何宏觀分析都要因應細節有變而及時更新論述。以澳洲和柬埔寨為例,由他們政府的行事取態反映,國際事態發展很難黑白二分和簡化。一如關稅戰,仍要觀察往後的發展,很難現在就判斷加關稅會令美國以外的國家團結起來、起碼一起站到反抗美國的那一邊——我認為暫時很難說死。一切要讓往後幾個月的發展去證明。就像澳洲這類國家,看來是會有一些不容易改變的國家戰略大方向,只會在哪人當總理之下,在對華的態度上有不影響大方向的小調整;總體上,是固有西方國家的戰略定位。而東南亞小國要在夾縫中求取最大利益,也很難完全靠得住。
  今集談的是國際時事,回頭看中國,中國在多變的國際形勢下又如何自處呢?我認為關鍵始終是要固本,例如搞好內政,又或者令內循環發動得起來,令基層要有幸福感和敢於花錢……等等。未來外部環境因應特朗普上台而有太多未知之數,要花時間觀察和試底線。於是,鬥的是內力(也是耐力)。固本安內,才可以應對充滿風浪和不確定的外部世界。

本材料由 Chinese Information Radio代表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發佈,更多相關信息可從華盛頓特區司法部獲得。”

請加入成為會員, 支持良心正派傳媒。
Join this channel to get access to perks: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WSlgQB1BpfQTkNm_P5qIw/join

請星電視飲茶https://www.buymeacoffee.com/singtaousa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