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2018時事觀察 第1節:霍詠強 – 當軍隊擁有自己的意志

20180815 霍詠強
1. 當軍隊擁有自己的意志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8月13日)簽署《國防授權法案》,年度軍事預算開支增加至7160億美元。法案不少篇幅強調中國和俄羅斯的威脅。法案內容涵蓋多方面,包括投放630億美元在駐歐洲美軍,是冷戰結束以來最大筆軍費,矛頭直接指向俄羅斯。
針對中國方面,要求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IFIUS)更加嚴格審查外資收購美國公司。白宮政府向國會委員會提交一份「政府全面策略」應對中國,包括中國的情報、經濟投資、軍事威脅等。國防部亦會繼續支援台灣軍事實力,提升指揮系統效率。
配合當下的貿易戰,特朗普終歸走不出美國傳統的霸權戰略。
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興衰中,對軍權、軍隊的控制尤為謹慎, 軍事是國家的利器,不輕易出鞘,而且軍隊不能擁有自己的意志,否則後果是災難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和日本,足以為證。但是美國對於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似乎已經習以為常,過去七十年來,美國軍隊非但已經擁有自己的意志,並且逐漸形成軍工和金融掠奪集團,主導了美國政策。
原來從策略上,軍事侵略會配合普世價值意識形態,將挑起戰爭和壓逼人民的責任,歸咎於當地的腐敗政府,正所謂「為正義而戰不一定可以打勝仗,但打勝仗的一定是正義一方」。佔據了正義的優勢,加上大部分對手的政權,本身就百病叢生,內部從來不缺要揭竿起義分一杯羹的反對派,因此美國連結盟友,通過策動內戰、建立敵對勢力,再在政局混亂下,由美國機構利用政策傾斜謀取利益的策略,可謂無往而不利,更能以民主自由鬥士自居。
這些被美國扶持的民主政權因為要回報背後支持的集團,自然要在政策上傾斜,既然要被逼傾斜了,那不如傾斜入自己口袋中。所以每次民主選舉,只會變成一次又一次的愚民政治口號,一上台後就迅速從中取利。在反覆爭取利益過程,變成黨爭對抗,結果暴力內鬥,烏克蘭的橙色聯盟領導下的腐敗泛濫問題,是最明顯的例子。
從波斯灣戰爭、入侵阿富汗、到九一一反恐,以至於「阿拉伯之春」,人們期待的民主化和平新世界落空了。正是因為美國為求打擊敵對政權,由支持本拉登、到塔利班、伊拉克游擊隊,以及伊斯蘭陣線,促成的結果令埃及重新回到軍事統治,利比亞、也門陷入無政府狀態,伊拉克出現了極端伊斯蘭國。
對美國來看,敘利亞和伊拉克持續混亂,也門衝突也在升級,退出伊朗核協議,令整個中東動蕩不安,成為美國和阿拉伯國家在中東地緣政治布局的重點。將以色列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中斷和平解決巴以問題。敘利亞被左右夾攻,未來加上伊朗和以色列衝突,難民潮再度惡化,歐盟內部分裂,牽動環球避險意識,油價美滙上升,同時又可以打擊中國經濟發展,或許對美國來說是最理想的一石三鳥。
美國沉迷於軍事策略的效力,為求重挫在經濟上的假想敵中國,美國策動貿易戰。
然而目前特朗普攻擊的世界貿易秩序,組成的各個貿易組織,正是美國過去倡議和領導的,更一度是金融大鱷的提款機。弱小的亞洲國家因為要保持和歐美的貿易機會,要保持對外開放,匯價自由浮動,但同一時間卻因為民主選舉令政局不穩、政府領導能力不足,多次成為美國金融大鱷的對象。日本就因為匯率受壓升值,卻又受制於本土市場太小,資產價格大幅貶值,長期陷入經濟困境。就連歐盟,也因為內部各國經濟差異太大,債務狀況失衡,屢次因為債務危機而被剪羊毛。
中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同樣經歷多次金融風暴。但是由於政治體制不同,以及汲取日本、歐洲的教訓,中國反而能夠挺過貿易開放和控制匯價的難關,成為少數在全球化中得到利益的國家。
美國顯然只看到中國口袋的幾個大洋,沒看到美國蘋果公司如何成為萬億企業和資本家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豐厚收益。
真實情況是,過去二十年,美國並無真正對手,只是不斷製造假想敵,試圖製造競爭來增強實力,結果走向冷戰的死胡同虛耗了資源,過度倚靠軍事力量來鞏固霸權,忽視國內貧富懸殊的經濟和管治困境。
對特朗普來說,既然威嚇無往不利,透過各種軍事政勢,又能提高自己在國內的支持度,股票市場又節節上升,又何必考慮共榮共存?對美國華人而言,從特朗普敵視華裔專家為間諜的態度,未來的日子難免蒙上陰影。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