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滿一年 華埠散房居民的期盼

請星電視飲茶https://www.buymeacoffee.com/singtaousa

居家滿一年 華埠散房居民的期盼

「這一年,如果不是住在這麼狹小的地方,一家幾口在一起團聚其實是很好的,因為很難得。」司徒詠瑜回憶起一家四口蝸居散房的這一年,有辛酸也有收穫。 五年前,司徒詠瑜帶着兒子小霖從廣東移民來美投靠母親甄婆婆,他們居住在華埠華盛頓街一間不足10平米的散房裡。兩地分居三年之後,丈夫方先生來到三藩市,擠進這個房間。逼仄的空間只容得下一張高低鋪,甄婆婆睡上鋪,司徒詠瑜與小霖睡下铺,方先生在房間裡僅有的空地上打地鋪。白天收起方先生的地鋪,這塊空間就成為一家人的活動空間。小霖在一張矮矮的小方桌上上課、玩耍,這張簡易方桌還同時承擔了一家人飯桌的任務。 回想起2020年的3月17日,甄婆婆記憶猶新──幫人照顧小孩的她已經到了工作的地方又折返回到「我到了他們那邊準備上班,就接到電話,說不用上班了。(那時候)以為沒有大問題,就可以回去了,後來過了四五個月(都沒恢復)。」 就這樣,一家人與整個灣區一起開始了「宅家」的生活,誰也沒想到這一「宅」就是一整年。 居家初期,最開心的莫過於小霖,7歲的孩童興奮地擁抱突如其來的「長假」,可正如所有人年幼時一樣,假放得久了,便開始想念同學,想回到學校。不出半年,小霖也想回學校了,可此時加州疫情已經擴散,返校上課或者與同學聚會都成了遙遙無期的事情。 宅家的生活變得單一而拘束,一棟樓裡只有小霖一個孩子,被「困住」的這一年,他的玩伴是電腦和樂高積木。春夏時樓頂有陽光,甄婆婆帶着小霖上樓頂活動,看看有天空的地方。小孩的天性蹦蹦跳跳,時間一長就遭到鄰居投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一家人已經不敢再讓孩子隨處走動。「嚴重的時候真的害怕,家裡有老人有小孩,就很怕樓裡有人感染,」今時今日,司徒詠瑜仍憂心忡忡。疫情轉好時,甄婆婆帶着小霖出門散步,去海邊逛一逛,可大多數時候孩子覺得到處都有病菌,不願在外多停留,連素來最喜歡的花園角遊樂場都失去了吸引力。 小霖早上起來上網課,司徒詠瑜和甄婆婆坐在旁邊。等到廚房沒人的時候,甄婆婆就見縫插針去煮飯,廚房空間狹窄無法保持6 尺社交距離,「看廚房沒有人的時候我們就趕快做飯,有的人要去上班,所以有空的時候我們在家就趕快煮飯,等人家下班回來就有時間和地方給人家,大家合作一點咯。」講起這被「圈禁」的一年,甄婆婆時常笑得爽朗,這樣的日子已經持續了三百多個日日夜夜,「一年了,習慣很多了。」 與許多散房家庭一樣,「搬出去」是司徒詠瑜心心念念的願望,「希望市府多給一些可負擔住房的機會,現在許多申請條件太高,我們的收入達不到最低標準,能達標的那些,機會又太少。」身怀六甲的她仍無法想象一家五口在這個房間裡的生活。 「希望疫情趕快過去,讓我們能夠正常地生活,一定要大家有工作做,小孩子可以去上學,希望他們可以高興地成長,」甄婆婆說,「我自己就希望有一個安樂的窩,不要在這麼小的空間,比較大一點,等我們也享受一下。」司徒詠瑜則希望疫情過後可以一家幾口坐飛機回一趟中國,「回國去吃東西,這一年困在家裡,肯定很鬱悶,這一年很多人都很難過。」 甄婆婆說,她正計劃去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希望全世界都好起來,我們也高興……希望這一天可以快點來」。 記者:彭詩喬 製作:江志煊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