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2020時事觀察第1節:余非—武漢疫情應對跟進分析──國內、國際兩盤棋

余非 美國《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節目。
美國時間:2020年2月3日
第1節:武漢疫情應對跟進分析──國內、國際兩盤棋
第1節繼續為大家跟進中國的疫情。我想為大家做一些階段性的歸納。開宗明義,簡言之,發展至1月底,中國的抗疫戰已進入另一階段,是由聚焦武漢,進而是分國內、國際兩盤棋去應對。知道了這大框架後,以下是細析。
抗疫由1月19日至1月31日前後為第一階段,之後是第二階段。
1月19日發生了甚麼呢?是武漢有十多名醫護人員被確認是人傳人感染,從此進入抗疫的第一階段。第一階段的標誌性事件,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雙雙對疫情發表講話。之後的一個星期內,中國傾全國之力去應對,1月23日還下令武漢封城。第一階段對源頭防控的努力,令到武漢考察的世衛組織看在眼裏。專家回國後經過兩天會議詳細討論後,1月24日判定武漢疫情「不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世衛這個專業決定,令中國的國際壓力,取得延後應對的空間,從而可以集中精力處理湖北、武漢這個病源。武漢肺炎的特點是沒沙士毒,卻很容易傳播,未發病也可以傳染。海量的病人,會耗用海量的醫護人力和物力。加建醫院和改裝醫院,以及一批批各地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既是紓武漢之困,也是為二月初的第二階段做準備。由1月19日至1月31日前後,我以階段稱之,其實時間很短,十天而已;戰情相當緊湊。
第二階段有三個標誌性的特徵。第一,是世衛改判。距1月24日世衛首判大約一個星期後,當地時間1月30日晚上,世界衛生組織終於將疫情定性為「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世衛總幹事譚德塞在發佈會上高度肯定中國的工作。他說,中國在疫情上始終堅持公開透明原則,及時發佈資訊,還快速識別病毒並分享基因序列。中國各種果斷措施,體現的不僅是對本國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負責,更是對全球疾病防控的大力支持。譚德塞相信中方將有效控制並最終戰勝疫情。因此,譚德塞強調,世衛不贊成、甚至反對,對中國採取旅行或貿易禁令。而將疫情定義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想衛生系統脆弱的國家要加強疫情應對,不可以掉以輕心。
當然,世衛總幹事譚德塞的忠告,未必所有國家都遵循,甚至本來就伺機出手的某些國家,終於等到把柄。因此只要稍為留意新聞,也知道英國航空公司立即停飛中國內地直航班次,美國機師工會也要求全面停飛中國。新加坡2月2日起禁止過去14天曾到中國的旅客入境。以上只是舉例,總之,在出入境和航空方面的動作,一定陸續有來。世衛對疫情更新定性,是常規做法,很正常。只是,客觀效果是中國立即進入第二階段,要分國內、國際兩盤棋去應對。我相信中國領導層沒可能不預見早晚要分兩盤棋去應對,也因此,在國內這盤棋的第一階段(1月19至31日),各種工作都進行得極之雷厲風行。
世衛更新了定義後,即使一再肯定中國的防控工作,但是定義升級了就是升級了,未來直接受影響的,可能是經濟及貿易。例如部份國家不排除會對被定為疫區的貨品增加報關要求,最差的狀況是甚至不批准中國貨物入境──這些事尚未發生!也因此,中國一直重手做好隔離工作。中國在國內要防人流之餘,如何不過份壓縮內需,是很複雜的一回事。現在迅速進入第二階段了,得應付外貿可能存在的風險。兩盤棋兼顧,不容易。再者,又要慎防擅長財技的國際大鱷會借經濟數據造空中國。
聽了這些分析,大家就知道這場是硬仗。中國未來要應付疫病以外的政治、經濟壓力,已不只是應付冠狀病毒了。因此,即使第一階段開局的成績尚算不俗,例如,中國在1月24日已成功分離出第一株病毒毒種的資訊,還同日將毒種資訊、電鏡照片、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引物和探針序列等等,向世衛和世界公佈,實行資訊共用。當中醫療科研專家和生命科技的成績,反映中國在十七年後的進步。李蘭娟院士估計,急不來,再多等大概個半月,很可能會有疫苗。在第一階段,中國做到疫情是可控、可治療的,可是並不表示中國政府的壓力可以稍減。一如剛才一再強調,進入第二階段,國際社會上某些國家會在政治及財經層面跟中國角力,「趁你病攞你命」。這方面的角力早晚會來,而世衛的改判,是時間上的標誌。
第二個階段的另一個重點,是要應對外溢效應。1月23日晚封城前,因為春節回鄉潮的人口自然流動,令疫情產生外溢效應。武漢的人口流動,會令疫情擴散。武漢以外疫情緊急的城市及鄉鎮,將會是另一個戰場。舉例,同屬湖北省的黃崗市,以及浙江省的溫州市,成為武漢以外疫情比較嚴重的城市。黃崗和溫州,被部份傳媒稱為第二個武漢。從中反映,中央政府傾全力控制住病源後,開始要兼顧防疫意識沒被聚焦,甚或有點鬆懈,從而感染人數的比率偏高的地區。於是可想而知,人手和物資的需求,會面臨另一波緊張。單單是醫護人員的所需裝備,已是個沉重的擔子。
第二階段還有第三個特徵,就是武漢本身的物資需求,短期內不會減少只會增加。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在接受訪問時,被問及醫療物資緊缺和物流不暢順的情況。他說,所有武漢醫院的醫用物資都處於緊平衡狀態。大意是沒剩餘,未至於缺,卻要惜著用的狀況。於是有很多訊息跟進送去武漢的物資有沒有被滯留。某些單位更被推到風口浪尖。畢竟,這是十多年未遇的大疫情。在風眼中心的武漢,查出來的結果是大致上沒有惡意滯留,分配得不夠快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是第二階段的物資分配會比第一階段更加複雜,因為是補充、補缺,要做更細緻的行政安排。加入防疫的醫院多了,不同醫院收的重症程度不同,於是需要的物資不一樣。有些人捐了潛水鏡,但潛水鏡有洞,用不著。從簡言之,不是八方支援下,武漢在第二階段便沒有問題;武漢會有屬於第二階段的麻煩事。加上疫戰未完,物資消耗是個進行式ing form。
為了令大家容易消化,我做一個小結。今集節目想指出,中國的抗疫戰已進入第二階段。武漢這病源,在第一階段的努力下已被初步控制;可是,並不表示武漢可以鬆懈,因為抗疫戰進入第二階段。第二階段,是國內、國際兩盤棋一起打;兩面開弓一定不輕鬆。於國內而言,要處理外溢效應,以及短期內仍然需要持續照顧及投入資源的湖北武漢市。湖北有雞場在1月底告急,說只剩三天飼料。總之,第二階段是國內、國際兩盤棋兼顧,一點也不容易。
整理了發展脈絡,以下跟大家談我們作為關心疫情的普通人,又可以如何待整個局面。
綜合上述情況,我個人有一些建議,一家之言,僅供參考。首先,因為中國醫療技術不同於17年前,武漢疫情受控是意料之中的;只是,不等於可以鬆懈。我完全同意當下、乃至未來幾個月,作為小我、我們自己不需要過度恐慌;可是,作為大我,又需要同時明白,在社會治理及應對國內、國際兩盤棋的環境下,提高警覺仍然十分需要。於是,我想,在疫症中,任何國家的正常處理方式,都是以團結為最大前提。民眾不聽話要教育,庸官懶政誤事要立即裁撤。該督查的督查,該裁撤的裁撤後,任何會挑起是非矛盾的上綱上線都是不恰當的。我再次強調,武漢疫情是場硬仗,第二階段國內、國際兩盤棋刻下才剛剛開打,任何挑是非、make noise、上綱上線、借題發揮都不可取。冷靜、理性地去做實事,比甚麼都重要。
我怕仍未表達清楚,再多舉一例。相信大家都曾聽聞黃崗市唐志紅一問三不知那件事。而黃岡市還發生,被隔離者的腦癱兒子在家人被隔離期間死亡。最新消息是事件被立案調查,而黃崗市相關負責人聲稱沒有疏忽照顧。總之,由唐志紅和隔離觀察者的腦癱兒子死亡事件反映,黃崗市成為武漢之外另一個疫病多發區,有其原因。而現時的處理方式是唐志紅主任被撤。黃崗市9天之內6個暗訪組發現問題,有202人即時被處分。處分後重整棋鼓,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總之發現問題就實際解決,現時全國都沒條件岔開做上綱上線的事。
第二點想說的,我已寫在微博了──對啦,我用「香港作家余非」開了微博。我在上面寫道:此次抗疫令我認識了李蘭娟院士這個名字。一查才知道,她在大數據應用、傳染病學、肝病上都成就顯赫。此外,在這十天以來,認識了很多流行病專家的名字。抗疫,令我一再體驗,中國醫療科學不同於十七年前之餘,也感受到江山代有人材出。而90後此次的表現,他們那純樸的愛國心、奉獻精神、敢擔當的勇氣,令人對中國的未來充滿希望。
我在上星期的節目內已說過,就算要做志願者,也要匯流到政府系統去聽候分配安排。面對發展不平均的國情,如果沒有國家級的組織運籌帷幄,這場硬仗根本沒法打。坦白說,以這場疫症的規模,以及病毒的特性,就算發生在發達國家也不見得可以輕鬆應付。更何況發生在人口龐大的中國。
在疫症面前,面對組織和整個機制,也許要明白,無疑,它並不完美;可是,有問題就解決問題,不宜情緒化,更加不要被中國大陸、香港,以及海外媒體帶節奏。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今集節目想為大家勾勒一個輪廓、一個框架。令大家知道已經進入國內、國際兩盤棋,疫病內外都要兼顧的階段。我想大家知道,事情愈複雜就要愈沉著,不添亂是首要。至於香港低質素的混戰,令人看得很厭惡,當中不少是操作和表演。譴責後,盡一己之力表達了不認同後,行有餘力者,未必需要太被這些表演困擾。倒不如想想,如何透過正規渠道,注意,一定要是不添亂的前提下,實實在在地馳援這場抗疫戰。在香港為中國大陸闢謠,做功課、下功夫梳理具體事情的真相,報傳媒不報導的,也是一種貢獻。而針對有人製造恐慌,幫忙穩住人心,是更大的貢獻。
總之,在不起哄、謀定而後動、不添亂之下,要用最大氣、最正派的態度閱讀中國這場疫情。因為中國現正大氣、淡定、開放地應對中。整個發展只會令我對中國比以前更有信心。應對這場疫情的過程,也會令世界各國再一次看到中國的實力。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