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2019時事觀察第2節:余非 — 點算4月底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峰會」取得的佳績

余非 美國《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節目。
美國時間:2019年4月29日
第2節:點算4月底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峰會」取得的佳績
第二節談4月25至27日,在中國北京郊區雁棲湖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峰會」。在追峰會新聞之同時,我還一直跟進台灣政情。兩岸對比,感受及體會頗為深刻。
直入正題,今集從國際合作層面,向聽眾匯報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峰會的成果。很值得詳細知道。此次峰會論壇的主題是「共建一帶一路,共創美好未來」,有150多個國家、90多個國際組織,接近5000位外賓出席;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以及法國、德國、英國、西班牙、日本、韓國及歐盟都派領導人委託的高級代表參加。而在最後一天,即27日,大家如看過新聞圖片,便知道是37位國家元首、政府首長等領導人,圍坐在特大圓桌前進行會議。之後發表共同聲明。
上述是領導人層面的會議,而整個活動不只是大人圍坐圓桌拍拍照那麼簡單。在25至27日,分別有12場分論壇,比第一屆增加一倍;另有一個約800位企業家和商協會代表參加的「企業家大會」。整體上是不同層面的交流對話,在三天會期內密集進行。討論交流的內容也很實在,不是務虛的清談。會後點算,成果歸納為六大類,合共283項,都是實實在在地建立經濟走廊、自由經濟區、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專業領域多邊合作倡議及平台等等。
一帶一路是習近平主在2013年倡議的發展概念,五年多將近六年來,已經不可以再笑它是紙上談兵。具體、進行中、甚或已完成的成績有目共睹。
以下從宏觀角度,看一帶一路現在如何掀動整個世界格局的變化。這一方面的觀察很重要。聽我節目的聽眾也知道,我一直提醒大家,要明白當前是世界百年一遇的大變局。這個「變」,有被動和主動因素,主要是美國行反全球化、單邊主義和建立貿易壁壘的方向;此外,美國作為世界經濟火車頭,有減速的態勢。美國這狀況就好像一個小漩渦,世界上不想被捲入去的國家,都被逼求生存、求變。中國的和平崛起,以及一帶一路,為走出漩渦帶來動力。剛才數說了一帶一路第二屆峰會的成果,這些成果不只是中國的成果,正正是150個一帶一路成員國對抗小漩渦的努力。以下,立即談從宏觀角度,看一帶一路現在如何掀動整個世界格局的變化。
大家應該還記得,今年3月初,義大利政府內部討論簽署「一帶一路」備忘錄時,美國知道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立即對義大利發出懷疑意大利這樣做有何好處的緊急警告。可是,最終,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事訪問義大利的三天行程中,3月23日,中意兩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倡議諒解備忘錄。義大利決定要重振萎縮不振的經濟,於是不理會大國反對,毅然成為首個加入一帶一路的G7國家。
當時,有消息透露,G7內還有國家想加入一帶一路。我當時猜測是德國。以下這則新聞於發表當天,我看不到部份港媒對它有足夠重視,而我就認為是重磅炸彈。
在一帶一路峰會的第二天,26日,德國傳媒曝料,說受德國總理默克爾委託,去中國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德國聯邦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表示,歐盟內有多個大國都想通過集體形式,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意思是,希望用歐盟這單位去簽,不希望各國和中國分別簽署雙邊形式的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德媒說,主要是各大國都認同中國所倡議的發展方向,例如:自由貿易、多邊主義、可持續性發展等等。
大家聽清楚,原來不是某單個G7國家想加入,是多個歐盟中的大國想加入。在大國主導下,想用歐盟身份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如果這盤算最終變為事實,即是會再多28個國家成為一帶一路的成員國。有178個國家加入,而且包括歐洲大國的這個發展同盟,會產生不容忽視的重量。
歐盟的加入是構思階段,而現時是繼義大利、盧森堡之後,瑞士已決定即將加入一帶一路,成為第三個宣佈加入的歐洲國家。
美國在軍事上打壓俄羅斯,在發展上打壓中國,歐洲如何處理跟中國的關係十分關鍵。很明顯,即使美國打華為牌、搞訊息安全恐慌,也阻擋不了歐洲跟中國在軍事之外、其他層面的積極溝通和合作。這個世界,不講軍事,還有很多其他層面和空間可以發揮和發展。
最後談馬來西亞。93歲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上台之初,被認為中馬關係從此會轉差。又彷彿很可信的啊,因為馬來西亞政府確實叫停了東海岸鐵路項目,以及重新考慮大馬城計劃。在國際輿論一遍悲觀論之下,2018年8月,馬哈蒂爾上任後首次訪華,參觀車廠和中國發展。當時已鬆口說項目暫停是重新審視細節,不是中止。結果,在當前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峰會期間,馬哈蒂爾不但出席會議和發言,還帶了6位部長、1位州務大臣同行,看重會議。據馬哈蒂爾政府表示,其實在成行前的4月12日,中馬雙方已簽署補充協定,為恢復東海岸鐵路項目掃除障礙。因為中止項目會令上千人失業,連馬來西亞國內反對派也反對中止協議。不只的,在峰會期間,馬哈蒂爾指出大馬城計劃不變。而且他補充說,很多人以為大馬城由中國公司承包,其實整個計劃馬來西亞公司佔60%,中國公司只佔24%。大馬城是當前吉隆玻中心區域單一最大、未開發的完整地塊。
而即使被傳關說中馬關係轉差的2018年,中馬貿易不跌反增,升8.1%。而自2009年以來,中國連續10年是馬來西亞最大貿易夥伴國。至今不變。
最後我引述金燦榮的觀點。金燦榮將一帶一路歸納為四個重點,一是應對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二是產能合作,將中國過剩的產能轉移到有需求的海外市場;三是改變中國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四是促進國際合作。
金燦榮的評估如下。針對四點中的第一點,一帶一路為美國堵截中國發展起緩衝作用;而針對二點,一帶一路成功幫助中國去過剩產能。金燦榮認為當中以第三及第四點的成果尤其突出及有意義。即是,不但以重慶為中心點加快發展西部經濟,還因為一帶一路,令促進國際合作這焦點取得了突出成果。剛才指出,連多個歐洲大國也想用歐盟身份加入,一切可想而知。即使現階段只在構思,卻已是個很大的突破。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做節目時在網上瀏覽資料,發現某為反而反的港媒,引美國論者的觀點做標題,說「一帶一路奄奄一息」。這個「期望」跟2010至2012年間甚囂塵上的中國崩潰論一樣;歷史發展,乃至中國領導層的努力,會用時間和實際發展給唱衰者一個緊實的答案。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