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2020時事觀察 第1節 — 霍詠強:深圳之得、香港之失?

請星電視飲茶 https://www.buymeacoffee.com/singtaousa

20201021 霍詠強 1. 深圳之得、香港之失? 說說未來三期節目的安排,三星期後就是美國總統大選,踏入十月,美國傳媒精銳盡出,把特朗普打了個落花流水,拜登的烏克蘭醜聞也在Twitter、Facebook力保下安然淡化,表面上拜登近幾星期的演講大獲好評,但他在無準備下說話語無倫次,證明他能登大寶都只會是傀儡,無論戰果如何,這場選舉都是美國民主的災難。 這兩星期把目光拉近點,這星期是深圳、下星期是港澳,不過內容中仍然不乏中美對峙的身影。看看錄音紀錄,去年2月20日曾經在中國國務院正式發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時,提及大灣區規劃是香港晉身超級城市的最後機會,當然,結果是香港放棄了,大半年的反智暴亂,然後整年陷入新冠疫情,香港未來會出現什麼情況?下星期才來分析。 最初,深圳在大灣區規劃中的定位比較低調,既迴避了和香港、廣州的競爭關係,也沒有特別新的策劃,保持了深圳總體規劃裡的「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以及「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以外來人口為主的科技之都深圳,吸納著來自全國各地以至全世界的智慧,深圳的目標既然是美國灣區矽谷、科技之都,重要程度很高,這也是深圳在整個大灣區最大的優勢。去年8月,香港陷身於抗爭暴亂當中,尤其是年輕人的態度,逼使中央政府調整策略,公佈了《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 深圳上升至一個半直轄市的地位, 深圳非但成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並且晉身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標誌。 「阿迪」和筆者一樣在資訊科技界拼搏多年,在他眼中是香港帶動了深圳、也成全了深圳,但令深圳踏上世界台階的,是深圳人。 鄧小平在啟動建設四個經濟特區時說過「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阿迪說在改革開放頭十年,所謂政策、就是沒有政策,只要不違法,甚麼都可以做,他從1984年就往大陸跑,曾經到過天津、成都、廣州、北京、廈門等地方工作,當時中國的改革開放常被戲稱為「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在這種情況下,偷雞摸狗、走後門的很常見,那時候的深圳特區,永遠在混亂當中,他也被慫恿圈過地、走過私,不過那些年頭,把持不住的、還有可能要交「子彈費」,他說:「沒這個膽子!」所謂「子彈費」,是那個年頭觸犯了嚴重罪案,可能會被判處死刑,部分地方會採用槍擊,費用要由家屬來付。 1988年,中國的經濟改革政策混亂,政治上自由化浪潮泛濫,社會上由於雙軌制帶來的倒賣、腐敗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政府在物價調整期間又引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各種矛盾空前尖銳,很多人開始質疑改革開放的正確性。但是阿迪偏偏到了1989年,在深圳蛇口開了第一家軟件公司,他說雖然聽起來時間有點敏感,但事實上在深圳的改革開放並未受影響,仍然有許多年輕人由其他省市南下找尋機會,相反,地方政府對未來政策有保留下,反而出現了一個難得的平靜和沉澱的機會。 1992年1月18日,蘇聯解體後還不到一個月,鄧小平南下廣東、巡視了深圳、珠海、順德,確認了中國繼續對外開放和改革的決心,表明「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深圳的重要經驗就是敢闖。」不過,這時候阿迪選擇把軟件公司搬到另一個經濟特區「珠海」。 阿迪這時候的想法,是因為雖然深圳毗鄰香港往來比較容易,但是環境也太複雜和混亂,大部分商業活動都傾向於貿易和加工生產,不利於發展需要人員流動比較穩定的軟件工業。相反,當時珠海非常重視基建設施,市面秩序整潔,而且對於高新科技的支持和政策也比較明確。可以說,珠海是在開放初期,少有重建基建和社會環境的城市,但是,相對穩定的環境,同樣令珠海的發展相對緩慢,特別是錯過了踏入21世紀的創科轉型時期,令不少具潛力的企業,流失到北京、杭州和深圳,珠海只剩下了澳門後花園和連接廣州、佛山的價值,港珠澳大橋也可以說是生不逢時。 1992年再度成為改革火車頭的深圳繼續火熱,無論今天的評價或受社會氣氛的影響,對於深圳開放的頭20年,香港企業的確是負起了「引路人」的角色,香港人的「北上消費」,除了帶動了深圳經濟發展,也設定了消費市場的格局。在這依舊混亂的十年中,中興慢慢由貿易、加工,從不介意「蝕底」為客戶提供合約以外的服務,開始嘗試走出國門;而任正非還在掙扎,華為到底要不要開發手機業務。 阿迪的決定也沒有錯,這段時間深圳企業員工的流動性是驚人的,很多時候員工幹了半年、九個月,就會為一百幾十元的差距「跳槽」,不少業界朋友都在90年代末期,嘗試趕上「新經濟」的高速發展在深圳設立軟件基地,但為如何保留人材、傷透腦筋,但是,誰料互聯網泡沫還吹了沒幾年,就因為911事件而提早爆破,同時,也令當時雄心壯志、創業還未到三年的騰訊馬化騰迎來巨大打擊。尤幸撐得住沒隨當天的投資者電訊盈科同去,騰訊終究找到自己的光明前路。 今天,許多分析硏究,嘗試找出為什麼在四個經濟特區中,只有深圳取得巨大成就?甚至可以說是一枝獨秀?和香港毗鄰是最重要的原因,事實深圳早期的亂象、向錢看、經常踩界、甚至越界的發展方式,都和香港為達目標、不擇手段的「叻仔」風氣有關;珠海雖然相似,但澳門格局太小,發展方向單一,令珠海無以為繼。至於廈門、汕頭的本地傳統文化濃烈,外地人很難融入當地,機會也比較少。 市場經濟在深圳自由演化,也反映在深圳電子業的發展,正如在90年代深圳市政府牽頭的賽格集團,雖然一直發展也中規中矩,但是賽格所在的華強北,反倒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山寨電子市場,華強北不僅支撐了深圳家電、消費電子產業的發展,也吸引了一大批優秀青年的到來,無論是電子業內的小公司又或如中興、華為等巨企,都能夠借助快速成熟的供應鏈,製造出各種產品。 再加上深圳是個非常純粹的移民城市,可以說比香港更純粹,沒有什麼本土傳統、更沒有什麼包袱,原來就只有幾萬人,到1980年成有經濟特區,才增加至30萬,1990年,常住人口增至168萬,到2000年,更激增至701萬人,雖然主要來自廣東省其他城市,但也就是說非本地人或流動人口佔絕大多數,沒有強烈的本土文化認同感,自然形成了「來了,就是深圳人!」的社會風氣。 不過,說到「來了,就是深圳人!」阿迪打趣說,這是必然的,如果來了也不算深圳人,深圳哪裡還有人?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