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2021時事觀察 第1節—霍詠強 :為何普京會說「西方的行動往往有反效果」?

本材料由 Chinese Information Radio代表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發佈,更多相關信息可從華盛頓特區司法部獲得。”

請加入成為會員, 支持良心正派傳媒。
Join this channel to get access to perks: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WSlgQB1BpfQTkNm_P5qIw/join

請星電視飲茶https://www.buymeacoffee.com/singtaousa

為何普京會說「西方的行動往往有反效果」?

11月1日,《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 (Thomas Friedman) 以《如果我們被外星人入侵,中國和俄羅斯會幫我們嗎?》為題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不過,弗里德曼並非真想討論外星人,而是借此話題引向了氣候變化這個「類似而緊迫的威脅」。評論指全球變暖為每個國家帶來了挑戰,但地緣政治對抗正在損害美國和中國、俄羅斯在氣候領域的合作。他呼籲美國應該在氣候問題上與中俄開展競爭,一種健康的競爭,這也是美國重奪世界道德領導地位的一種方式。

然而,儘管算是一種有建設性的建議,但是這還離不開傳統的歧視思維:(1) 外星人一定是來入侵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2) 永遠離不開競爭,什麼都要競爭!關於氣候這種全球性長期問題,首要條件不是做好本分嗎?

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席在氣候大會的書面發言中,提出的三點建議:第一,維護多邊共識。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遵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是國際社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共識。第二,聚焦務實行動。各方應該重信守諾,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和願景,並根據國情盡己所能,推動應對氣候變化舉措落地實施。發達國家不僅要做得更多,還要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第三,加速綠色轉型。要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推進能源資源、產業和消費結構轉型升級。

那就是說,不是有了《巴黎協定》嗎?省得大家討論太多,各自歸家做好本分,有能力的做多一些。然而,美國的態度是怎樣?總統拜登強烈譴責中國和俄羅斯兩國領導人不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未能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發揮領導作用。實情是中俄一直要求用視頻參與大會,但英國就為了「要場面搞得好好睇睇」,拒絕提供視頻連線,要求舆會者親身參與,又或者提供書面發言,那中國自然只能書面發言吧了!

更要命的是拜登的發言內容是什麼?除了批評中俄,還是批評「前度」,為了在特朗普時期退出協定而向大會致歉!那如果不幸地、又或特朗普僥倖地三年後卷土重來,你叫大會怎麼辦,再等幾年看美國領導人的面色?所以中俄領導人不來是夠聰明,免得浪費時間看美國又耍「猴戲」?回國後還要隔離、隨時有工作人員惹上新冠病毒?

這種浪費時間的行為還不是個別例子,是經常如是。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裁軍與國際安全委員會表決通過「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和「防止外空軍備競賽的進一步切實措施」決議。兩份決議均寫入中方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過去兩年的表決中這一理念均獲得多數支持,得以寫入決議。然而,美國每次都要求就「人類命運共同體」對相關段落進行分段表決,同樣是為了不知什麼面子而阻礙表決過程,可謂十分無聊。

《紐約時報》另一篇評論《美國的世界地位正在崩塌》同樣攻擊拜登在國際關係、網絡安全、邊境、經濟等領域的錯誤決策,辜負了人們的期望,將導致美國失去其重要的世界地位。然而這位普利策獎得主提及的問題,無論是伊朗核協議談判、美國具有所謂「保衛台灣」的條約義務、撤出阿富汗、俄羅斯網絡攻擊等,提及的內容全屬無的放矢;可以說是政策一塌糊塗,評論也是胡言亂語。

這些思維上的差異令人想起俄羅斯總統普京,他最近在一個論壇上提到西方政客所處的困局「他們開始在常見辦法中尋找解決方案——各種各樣的辦法,但十分老套,起不到作用。或者更準確地說,辦法確實有成效,但奇怪的是,它們往往是反效果。」俄羅斯在這方面明白得很。

在弗里德曼的《外星人入侵》評論中還用上了一個故事作引子,提到最近一篇關於大國競爭和氣候變化的文章中,威爾遜中心 (Wilson Center) 的軍備專家利瓦克 (Rob Litwak) 回憶了1985年日內瓦峰會期間,時任總統列根在一次散步時向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提出的一個問題:「如果美國突然遭到來自外太空的襲擊,你會怎麼做?你會幫助我們嗎?」

戈爾巴喬夫回答說:「肯定會。」
列根說:「我們也會。」
戈爾巴喬夫總結道:「所以這很有趣。」

對蘇聯來說,這一點都不有趣!或許弗里德曼忘記了,也沒多久,幾年後蘇聯因為「震盪療法」導致經濟大混亂,結果出現嚴重糧食不足,於是戈爾巴喬夫只好向列根求助,要求美國提供緊急貸款,結果被列根拒絕,蘇聯不久也就瓦解。事實證明,如果美國被外星人入侵,中俄反應如何很難說?但是如果中俄被外星人入侵,美國就一定會袖手旁觀。

今天,大家都學乖了,有問題自己解決,別想旁人出手搭救。

「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雖然普京其實從未説過這話,但他的確是帶著這個目標成為俄羅斯總統的,儘管還有距離,最少今天的俄羅斯已經回復正軌、人民生活穩定和,並且得到國際社會所重視的。普京一貫不乏毫豪言壯語,最近在瓦爾代年會上就較罕有地用了三小時發表了關於國際環境、價值觀、和社會制度等深層次的問題。

這次發言最引來關注的是直指「資本主義已經走到盡頭」,所以不少西方媒體都以「強硬」來形容他的發言,然而普京談及的範圍很廣,而且套入現實國際事務,有極強的邏輯思維。又因為在發言中用了「布爾什維克」來代表極端左翼思想,卻又引起部分中國共產黨人議論紛紛。整體而言,看到的是一個很理智,傾向保守的普京。

正如今天的中國,俄羅斯從蘇聯時代開始就已經被持續地抹黑,可能從來不曾存在的「鐵幕」已經被拉下來了、圍牆也塌了,但當俄羅斯發現被美國出賣,重新走上自己的道路後,就一直被西方標籤為野心勃勃的軍事國家,克里米亞也被描述為侵略者的野心。現實是俄羅斯和中國相同,在發現「誤入歧途」後,中國重新調整、蘇聯則在四分五裂後,倚靠普京等人僅餘的大國雄心,努力推動俄羅斯恢復發展,在不少涉及軍事對抗,例如烏克蘭對峙、戰機在土耳其被擊落等事件,普京表現的更多是克制,並且逐漸利用遺留下的軍事力量和龐大的天然資源,保持了討價還價的能力,終於走出困境。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