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2018時事觀察 第2節:霍詠強 — 11月11日,我們該銘記什麼?

20181114 霍詠強
2.11月11日,我們該銘記什麼?
1918年11月11日,法軍代表協約國和德國簽訂《貢比涅 Compiègne 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為了紀念11月11日「一戰」停戰百年活動,法國在巴黎凱旋門安排了紀念活動,世界7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共同出席儀式。在紀念儀式以外,是總統馬克龍更加精心准備的「巴黎和平論壇」(Paris Peace Forum),可惜雷聲不大、雨點更小。特朗普和普京兩位美俄首腦共同出席一戰紀念活動的一幕,成為馬克龍講話中的引子。「這張照片,會否成為世界陷入新一輪混亂之前的最後一個團結時刻?」儘管他期望的是個相反的答案,但現實中卻更大可能是不幸言中。
但惹來爭議的是馬克龍在活動前,11月6日的傳媒訪問,他認為歐洲人不能再依賴美國來捍衛他們的安全,歐盟需要建立一個聯合的軍事力量,尤其是在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冷戰時期的《中程導彈條約》之後。歐洲必須擁有一支真正的歐洲軍隊,否則就無法保護歐洲人,免受中國、俄羅斯、甚至美國的威脅。
雖然馬克龍的建議得到德國總理默克爾明確表態支持,認為歐洲建立一支共同的軍隊將向世界表明,歐洲國家間再也不會有戰爭了。但是特朗普明顯對這種構想不以為然。特朗普在Twitter上批評說:「這是侮辱,但也許歐洲應該首先支付他們在北約軍費中的公平份額,美國在北約投入了太多。」隨後更連發五條,攻擊馬克龍發表的終戰紀念演說。
雖然德法隨後澄清至於這支歐洲軍隊與北約的關係,認為兩者並不衝突,建立歐洲軍隊的提議可以在北約框架下合作進行,也可以作為對北約的補充。然而,撇開歐洲是否有足夠財力維持自己的軍隊,軍事領導是美國最重要的武器,北約是確保歐洲成為美國附庸的關鍵,絕不可能放手。
作為中國人,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們該銘記什麼?或許,更應緊記明年的五月四日。
對中國來說,雖然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的協約國,得到的卻是比戰敗更不堪的命運,戰爭中,近15萬中國勞工背井離鄉前往歐洲,解決歐洲戰時人力資源困境,為恢復和平和戰後重建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2萬多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中國勞工在戰場上生活條件極差,由於國力貧弱,生活、待遇等都無法得到保證,漂泊異域,孤苦無依。戰時的中國勞工承受了太多的不公平,經受了太多的苦難,然而當時中國本身同樣如此!雖然加入了協約國集團,但是中國卻沒有得到勝利者的地位。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要求收回德國佔據山東權益卻被拒絕,中國代表因而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引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這一段歷史記憶應該更需要被緊記。
經過百年來的時間和轉折,或許今天中國對一戰結束有著更具建設性、「陰差陽錯」的紀念方式。11月11日已經成了電商購物節,淘寶天貓今年銷售突破二千億人民幣。根據星圖數據發布的統計,雙11當天全網銷售額,包括京東、蘇寧等電商的銷售量,2018年造出450億美元的單日營業紀錄。
中國雙11是中國互聯網產業快速發展帶來的產物,其背後展現的是中國強大的物流能力與互聯網技術的突飛猛進。雙11目前已經推向至許多亞洲國家,也在同時間策劃電商減價活動。但是對美國來說,今年雙11破紀錄,這可不是好消息,中國的消費者不是應該因為貿易戰而憂心忡忡的嗎?
《紐約時報》立即發了一篇評論來贈興說:「Alibaba Had Another Big Singles Day. The Party May Not Last. 」意思雙十一賣得好,但是經濟不行了,以後就沒這麼好了,字裡行間貿易戰會讓中國未來沒什麼好日子。在列舉了雙11創造的巨大銷售額後,說數據反映的是背後中國經濟的陰暗前景。由於國家經濟發展不好,消費者沒錢了,所以不願意消費;中國政府干預民企發展,民營企業叫苦連連;這時候又遇上了中美貿易摩擦,中國經濟的未來不容樂觀。
總之,這篇文章的大意就是別看今天雙11賣得好,但是經濟下滑了,以後的雙11,形勢就難説了。 當然,也有不善忘的網民,指出《紐約時報》也不是初次掃興了,在2016年的報道說說過:「Alibaba, Amid Intense Hype, Confronts a Slowdown on Singles Day 阿里巴巴經過高速增長後,雙11的銷售額面臨增長放緩的壓力」,所以,原來已經年年如是預測消費不行了。是的,或許終有一天會說中的,請繼續努力!
在提高關稅下,最先受害的恐怕不是中國,而是美國的消費者,理論上今年就業數據理想,經濟形勢大好,感恩節前後的消費市場,到底會是預期中的興旺?又或受關稅影響,物價上漲而令消費受壓?月底就見分曉。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