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2021時事觀察 第1節 — 余非:一些不在你預期中的觀點意見──談溫鐵軍及互聯網手機文化

請星電視飲茶https://www.buymeacoffee.com/singtaousa

余非 美國《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節目。 美國時間:2021年3月15日 第1節:一些不在你預期中的觀點意見──談溫鐵軍及互聯網手機文化 聽眾朋友,本集節目播出時是3月15日,可是我思量節目內容時,是3月11日,當天是日本大地震十年祭。而2021年3月11日當日最新消息,由日本原子力委員會發表的報告顯示,福島第一核電廠內部發現了新的污染點,嚴重程度遠超預期;即是廢爐不可以在短期內拆除。此外,1號和3號機組核反應堆壓力容器排出的部分氣體發生倒流,「有可能引發氫氣爆炸」。即是,十年過去,別說清拆廢爐、處理污水了,根本連危機也未解除。情況頗令人吃驚。 而日本福島一帶的食物受核污染的程度,會否被嚴重低估了呢?台灣正議論日本福島食物的進口問題。看來如果不是國際傳媒對部份國家的負面新聞「極之節制」,日本食物被核污染的情況,應該有更多、更詳細的揭露。別說傾倒到太平洋的核污染廢水了,單單是日本地下水受影響的真實情況,根本沒有足夠多的相關報導。面對日本大地震十年祭,上述是最多人留意的一面。以下介紹比較另類的、溫鐵軍的角度。 溫鐵軍在一集視頻時評內談了一般都有的角度之後,帶出了另一番思考。他說,日本2011年由地震引發的那場核危機發生後的十年來,全球不斷出現其他危機。溫鐵軍說,自從2013年美國宣佈終止量寬後,很多發展中國家都受到世界需求下降的影響而出現通縮;2013年前後,中國經濟也出現過波動。而經濟出現危機之同時,「對打」性質的衝突愈演愈烈(按我的解讀,是整個世界在很多地方要麼在熱戰、要麼在冷戰。這些冷熱戰之發動,或因執政者想轉移視線)。溫鐵軍說,這些是逼在眉睫、很多人都得見的危機;而過去十年內比較少人關注的是另一方面的危機──生態和環境危機。 溫鐵軍說,國際上有一個說法,地球去到2020年末,由人類製造出來的人造物體的重量,已超過自然物體、即地球生物的重量。由人類製造的物體,最終會轉化為垃圾,包括不可分解的垃圾。環境災難已成為地球非常嚴重的威脅。溫鐵軍是在這個角度下回頭再去談日本。他說,環境災難包括核危機。他說,大家都知道日本是個技術能力相對比較強的國家,而且各方面的工藝都有很細緻的體系。整個東亞都學習日本的工匠精神。日本工藝的細密程度、日本工業化技術的高度,一直是其他國家及人們追趕超越的目標。可是,一場福島核危機,日本竟然束手無策,那些所謂日本現代化的能力完全派不上用場。溫鐵軍說,甚至聽任核廢水排入海,造成污染。日本這場災難,似乎並非人力所能阻止!可是,災難的本源,卻是人力製造出來的(按:意思是,如果不是需要大量用電,日本便不會有那幾座核電廠)。溫鐵軍說,所以我們一方面要關注全球的經濟危機、政治對抗;另一方面也要關注同步在另一層面惡化中的環境災難。溫鐵軍說,3月11日,希望大家騰出一點心思,關注環境災難問題,以及那些因為人們不加節制的追求、因為極端消費主義而來的浪費。溫鐵軍說,是否一定要讓整座城市變成不夜城呢?大量消耗電力,就會造成電力不足,成為必須發展核電的借口。(複述完畢) 聽眾朋友,溫鐵軍那集視頻的邏輯性不算太強,是他一些深刻的感想。既然如此,為何要特別在節目一提呢?主要是溫鐵軍除了談核危機,還思考了為何要用那麼多電?也思考發達國家的消費文化。溫鐵軍用這種方式去面對福島十年祭,令我眼前一亮。聽眾朋友,我以前從未想過,人云亦云竟然會在互聯網文化下反而愈來愈嚴重。諷刺得很,互聯網發達令訊息爆炸,在海量訊息面前,一般人反而在知識面和觀點上比從前更加狹窄。面對海量的訊息,因為看不完、也不知從何入手,於是大家都靠別人和特定平台的推送來接觸世界。總之,互聯網文化帶來的不是智慧,反而是反智和民粹,此點已有不少文化研究者留意。因此,我特別欣賞獨立思考,太珍貴了。 溫鐵軍我十多年前、大概是2005、2006年已讀他的農民調查,以及三農問題研究。以下這樣說沒有不敬之意──我覺得張維為、金燦榮、陳平等知名學者專家的言論,近年有定型化的感覺。必須強調,此說完全沒有貶意!他們是在高水平下定型,不是壞事。未接觸過他們言論的,仍然推薦一讀。只是,於我而言,面對一些議題,我已能猜到他們會如何回應。 回頭說溫鐵軍。跟其他更有知名度的內地專家相比,我認為溫鐵軍是十多年來都在進步、有變化的一位學者。他不會給我一種思想已定型的感覺。此次談日本311大地震十年祭就是一例。 溫鐵軍帶出一種思考,就是不管是冷戰還是熱戰,大家你死我活地去爭奪的地球,就算讓你獨霸,也可能是收獲一個有環境危機的地球。聽眾朋友,這種就是我很看重的分析態度──可以抽身抽離,從另一個層面去看事物。也許是因為被香港泛政治化、而且充滿虛偽的炒作弄得膩滯了,溫鐵軍由態度到內容都予我清新的感覺。 對一般人而言,關心社會時事的其中一個目的,應該是想長見識、增智慧吧。跟政治相反的一面,應該是人、生命和生活。溫鐵軍關心和思考環境問題,我則經常被人和動物的生存處境觸動。會有很強的感覺。大家未必為意一則新聞,就是中國允諾2021年前停止強制化妝品動物實驗。很多女性貴價護膚品的動物實驗相當殘忍可怕。此外,我支持要重罰虐待動物的人,這些人一定不是好人。而可悲的是有些虐待是公然的,例如在宰牛前灌水,目的是令牛的體量更重,收益更大。向待宰將死的牛灌水,我在中國內地新聞中讀到,這只是舉例,因為虐待動物的事在世界各地都有。香港也有虐待野生牛隻的事例,近日有虐狗,用獵捕器虐殺野豬事件。不只是動物,2018年一名5歲女童被虐殺案,近日在香港法院開審,……不再數下去了。我做過一集談狼的節目(是我投入了很深感情的一集),附連結給大家,有空可以一聽。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本集所談的事彷彿跟時事觀察無關;其實,我認為是相關的。我們要認真地問問自己,平日關心社會時事所為何事,無非是想令自己長見識、增智慧。而要有這效果,適宜盡量由我們真正明白的事情入手。因此,平日我們除了關心政治性、社會性的時事,其實可以偶爾抽離,因為整個世界和人生有很多其他事更值得關注,而且都是我們有能力真正明白的事情。 總之,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文化,並未令世界的普羅大眾更有智慧。民粹和反智,反而成為世界的通病。所以,平日別讓互聯網和手機熱議的議題、以及他們單一化的角度偷走你大部份的時間和精力。不妨盡量留一點空間給自己,多些停一停、想一想。 ———————— https://youtu.be/hfleFgXjlJ0 07092018時事觀察(第2節):余非–《重返狼群》的深度及於刺激現代人思考「人禽之別」 Jul 10, 2018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