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2021時事觀察 第2節 — 余非:「飛播」這詞帥嗎?介紹「飛播綠鷹」的投播造林

請星電視飲茶https://www.buymeacoffee.com/singtaousa

余非 美國《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節目。 美國時間:2021年3月15日 第2節:「飛播」這詞帥嗎?介紹「飛播綠鷹」的投播造林 聽眾朋友,介紹中國國情的節目內,我比較早便談塞罕壩的植林故事,當時聯合國還未頒獎予塞罕壩團隊。很早便留意塞罕壩植林、護林,是因為對他們的生活感受特別深。植林難,守護林區也難。要有一大群人願意過沉靜、沉靜到一般人認為沉悶的生活,林區才可以好好地被保護。我們常說「默默貢獻」,植林護林人是名副其實的,在悄無聲息中為人類和整個世界付出貢獻。 本集節目談的仍然是造林植樹的中國故事,只是這次不是在地面植林,是飛播。飛播造林大家聽過了沒有?飛播二字很酷,吸引我想知道是甚麼一回事。 飛播是用飛機撒植物種子,用空中播種來綠化大地。原來這種植林方式中國已有39年歷史,是由一群空軍官兵在1980年代開始的做法。首次成功飛播是1982年5月,地點是甘肅臨夏太子山林場。飛播,是用飛機投播種子,改善人煙罕至的沙漠、荒山野嶺的生態環境。找資料時發現,原來幾年前已開始有文章介紹這項工作,因為已漸見成績,用效果去說話。而近來報導更多,是因為這支被稱為「飛播綠鷹」的中國空軍,被授予「時代楷模」的榮譽稱號。 飛播原來一點也不簡單,當中大有學問,而且飛行員有攸關生死的風險,一切不似想像中簡單。先談風險。因為飛行的目的是投播種子,於是必須低飛。如果是荒山投播,便要依連綿起伏的山勢飛行,貼山勢而飛,隨時要調整飛行高度及姿態。於上一代的飛機性能和航空系統而言,既有風險也一點都不容易。飛播於1980年代開始時,定位輔助等支援並不足夠。總體而言,飛播,事前要預先定下飛行路線。投播區地面有人用幾米高的竹竿子,挑白旗、黃旗、紅旗來回擺,用搖旗示意,跟飛行員溝通;也用原始的鏡面反射光線示意。至於不是荒山投種,在平原投播會否安全些呢?不會。飛播在月份上是有限定的,一般是5至8月,不同地區的月份有些微出入,總之是雨季前。空軍飛行大隊長辛嘉乘說:因為溫度高,地面氣流比較大,尤其是下降氣流對他們的威脅最大。氣流大的時候,如作業高度是50米,可能會被氣流帶動在兩三秒之間下降10米20米。聽眾朋友,貼近地面飛,如急速下降不控制好,就會有墮機的風險。另一位飛行員王斐說:因為要對飛機的飛行狀態完全掌握,他們會緊緊地握牢駕駛盤。遇氣流,要在兩三秒之間調整飛機姿態,很多飛行員的手掌都給駕駛盤磨出血泡。 以上是風險及艱苦程度。剛才提過飛播有學問。先談在哪投播的問題。飛播不是簡簡單單在天上撒下去而已,當中涉及很科學、很嚴格的程序。原來飛播前,要先劃分一條條50米寬,大概數公里長的投播地帶,都是些會容易生長的區域,還要規劃每平方米落多少種子。飛播時,投播區地面會有人員引導和配合。如果駕駛員飛不到位、撒不到定點地帶內,出苗率、成林率就會大打折扣。此外,買種子的費用很貴,撒不到定點便增加成本。飛一次可以載800公斤種子,一天可以飛播一萬至兩萬畝面積。 以內蒙古的阿拉善為例,境內有三大沙漠,分別是:巴丹吉林沙漠、烏蘭布和沙漠、騰格里沙漠。整個阿拉善面臨被沙漠吞噬的危險。中國政府曾發動20多萬人在區內大規模人工造林,但不成功。結果要用其他方法去處理,當中以飛播效果最好。本來要降雨量達到200毫米以上才能飛播,因為播下來的種子不會再有人手灌溉,只靠自然降雨的水量來解決水源問題。因為飛播通常是播在荒山和大漠,也不是人類可以輕易到達和在上面生活的地方。境內有三大沙漠的阿拉善其實不符合條件,因為雨量不足。負責的人員很科學地反複試驗和改良,最終找到解決方法。阿拉善左旗林業局副局長楊曉軍說,他們由種子入手。他們將苞衣丸粒化,即是在原種子外面包裹多層物質,是些可以吸水的物料──這是很精細的技術──從而令到只要稍微有一點雨,就能把水份都吸收到種子的周圍。此外,不去澆水不等於沒事可做。他們要將飛播區域圍起來,加強管護,讓牲畜進不了飛播區域,不會吃掉長出來的苗頭。 飛行方面,飛播於1980年代開始,而發展至2019年,飛播已可以出動無人機。當中庫布其沙漠就是用無人機做飛播。無人機飛播又跟由飛行員開飛機做的飛播不一樣;無人機用的是彈射種植法。總之,飛播是解決沙漠和沼澤地人難進、樹難種、種樹貴等難題的最好方法。 以下是些實例。飛播做出成績的例子很多,例如甘肅榆林,以及內蒙阿拉善。陝西省榆林市長期受風沙威脅,曾三次被迫南遷。當時有一句順口溜叫:「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農民「三翻五種九不收」。當地生活有多困難,可想而知。而因為有了飛播,現在榆林不但有植物,部份地方甚至有小叢林。由高空航拍,可見榆林的綠色地帶越來越多。至於內蒙阿拉善,跟北京的沙塵暴關係密切,極需要治理。1990年代末、2000年交界,北方很多城市人都對春天沙塵暴習以為常。以2000年春天為例,就有八次大規模沙塵暴吹襲北京。而北方沙塵暴的源頭,內蒙阿拉善是主要來源。後來,尤其近年,北方的沙塵暴明顯減少,與阿拉善的沙化明顯改善了有關。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39年間,中國空軍的其中一支隊伍飛播綠鷹,航跡遍佈內蒙古、川、黔、陝、甘、青、寧等7省(區)130多個縣(市),作業面積2600餘萬畝,播撒種子上萬噸。飛播是環境工程,也是和扶貧國策相呼應的工程。 以阿拉善為例,飛播造林前,阿拉善左旗的森林植被覆蓋度大約只有5%。通過五至七年的飛播,森林植被覆蓋率達到12.8%,有些區域更高至50.4%。不少貧困戶都因而脫貧。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