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2021時事觀察—霍詠強 :從阿富汗報導看中國的話語權

請星電視飲茶https://www.buymeacoffee.com/singtaousa

20210818 霍詠強 時事觀察
從阿富汗報導看中國話語權

當阿富汗風起雲湧,真消息、假新聞都在網上流傳時,有朋友在群組上在問「中國有傳媒在阿富汗嗎?」當下筆者相信的答案應該是「有」,然而也真沒發現有任何中國媒體的現場報導,相反,CNN的女記者包了頭巾,在原政府軍撤離的地點做了個現場採訪,雖然內容惹起美國國內的一些爭議,但同樣吸引了廣泛的轉載。

還可以與此相比的是中國外交部,在塔利班進城當天就立即發出公告指「中國駐阿富汗使館如常工作」,還發了一張「五星紅旗高高掛」的照片!當時想到,如果找兩個塔利班武裝部隊作為前景,這張照片會更有力量,當然,外交部終究不是搞宣傳的,他們反而要避免有任何傾向。

中國傳媒到哪裡去了?第二天塔利班召開了記者招待會,在一大堆米高風群的中央,看到了央視的標誌,證明了中國傳媒並沒有缺席。儘管央視對記者會的報導清晰明確,但是從央視的網站仍然沒看到任何現場採訪。當然,喀布爾仍在戰爭狀態,駐外記者應該要以人身安全為重,然而塔利班都已經在游樂場玩碰碰車,以和中國相對和睦的關係,應該不難進行安全的採訪工作。

不久前,中共在中央政治局層面提出「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展示真實全面的中國」,強調要改善中國在國際輿論上的地位,説好中國故事、解決「挨罵」的問題,但長期以來中國的外宣「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當中的困難自然不少。其中一個關鍵,當然是外媒不會為中國講什麽好説話,同樣內容也會戴著有色眼鏡來報導。

然而,要爭取話語權、破除或最少打開缺口,中國傳媒必須要掌握一些「不可不報的材料」,本來以「塔利班進佔喀布爾」,按理説中國、俄羅斯已經在先天上佔了上風,事實上《RT》(今日俄羅斯)對阿富汗、特別是針對美國的報導、可謂鋪天蓋地,但中國主流傳媒中除了《環球時報》,其他都顯得過度小心翼翼,更可惜的是沒有借助中國在外交上的優勢,爭取更有利的採訪空間,這可以説是連「有理說不出」都還沒到,是連「道理」的空間都沒有爭取。

除了要掌握「獨有材料」,還要採取「受眾習慣的報導方式」。

對於中國話語權的問題,早前國內還惹起過「外宣內宣化」的爭議,坦白説,「內宣化」從來都不是問題,因為所有對外事務的「最終點」還是落在中國人民的頭上,就是國內人民信不信?全世界都一樣。但「內宣化」是什麽?當然就不僅、也不能只宣揚官方文章,那是外國人看不懂、中國人民也罕有認真看;但是,在社交媒體上,就連官方渠道如「人民日報」和「央視新聞」的微博都寫得乾淨有力,偶然還暗裡嘲諷一下美國,這種「內宣」的技巧如果能夠有效的往外發送,「外宣內宣化」又有何不可?

其實説到要講好中國故事真的一點也不難!筆者就覺得好輕鬆,很簡單先退一步,想想如果作為美國傳媒人,比如説梁總編建鋒兄,要求他「説好美國故事」,那才是真痛苦呀!因為這個世代,西方國家在政府政策上,根本罕有可供稱道的地方,每天都是爭吵卸責,就連什麽美國夢、都只是億萬富豪太空遊,都説不清是好事或是壞事?和中國相比:基建、扶貧、齊心抗災、支持科創、環保減碳、登月上火星住太空站,只有不夠時間講、沒有不足夠好故事的題材。所以真的一點也不難!

當然,西方國家除了佔據輿論陣地外,更善於把對手的好事説成壞事,然後把自己的壞事轉移視線,最好的例子當然是美國撤出阿富汗,可以説是壞得不能再壞,全世界都怨聲載道。

尤其是周一那一幕機場爭上機,然後美國軍機毫不理會攀爬在窗邊、起落架的阿富汗人,飛機照樣升空,結果導致多人傷亡,這是何等殘酷和不顧人命,可以説是喪心病狂的行為。美國有多倉促,連停下來讓美軍驅逐群眾才起飛,這樣簡單的行為也不願意做,完全把這些當地人、還是為美軍工作有關連的人命視為螻蟻。

如果事情發生在中國、俄羅斯身上,肯定會出現大量的血腥報導,附以真假難辨的殘肢的照片。但是,因為惹事的是美軍,於是各大西方主流媒體齊齊輕輕帶過。

美國還刻意放出了另一張阿富汗人堆滿美軍機艙的照片,並説明美軍是如何冒著危險超載了640人、之前還説800人離開喀布爾,各大媒體立即「識做」、把這張影片放在主要位置,在報導中刻意把重點放在這些阿富汗人是憂慮塔利班入城,才不顧生命安危想要離開,而不是因為美國的安排失當所導致。

然後,西方傳媒開始反守為攻,之前關於美軍貪腐的報導幾乎完全消失,主流傳媒開始透過「陰間濾鏡」來描述塔利班接手後的情況,並把民眾的注意力帶引到塔利班壓逼女性的問題上。

這種避重就輕的技巧,明顯地香港和中國媒體都在有意或無意間錯過了。舉例説中國外交部華春瑩就阿富汗局勢回答問題時,她就提到四點:
1.因為急於跟隨美國人撤離,卻不幸從美國飛機起落架上摔下身亡,讓人非常震驚。
2.美國贏了嗎?美國給阿富汗人民帶去了和平嗎?
3.我注意到拜登總統講,美國在阿富汗的目標不是重建,這倒也是句實話。“美國的力量和作用是破壞,不是建設。
4.希望美方停止打著民主、人權的幌子,破壞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和平和穩定。

明顯可以發現外交部的回應技巧其實進步了很多,但是「説理傳不開」的問題,其實出在傳媒身上,須知新聞報導時間有限,難免需要剪輯,結果大部分傳媒只用了最後一點來歸納中國外交部的回應,其他三點甚至被略過。

這種報導製造了很嚴重的反效果。

當受眾單純看這報導,會以為中國外交部來來去去都是那兩句話「美方動輒軍事干預、窮兵黷武……停止打著民主、人權的幌子,肆意干涉其他國家的內政」,這句總結在外交上少不了,但是站在新聞報導立場,可以説一點價值都沒有,然而不知何故,天天出在國內外媒體報導外交部的回應上。

華春瑩在回應中最有力的一點:「我注意到拜登總統講,美國在阿富汗的目標不是重建,這倒也是句實話。“美國的力量和作用是破壞,不是建設。”」反而沒有得到廣泛的報導。否則,這段報導的標題就應該是「中國外交部:美國的力量是破壞、不是建設」,而內容要旨就是「中國外交部援引美國總統拜登説法,指美國對阿富汗的力量和作用並非建設、而是破壞[恐怖活動]。」這種報導必然可以吸引更廣泛傳播,並且逼使美國作出回應。

雖然,負面新聞在中國媒體上總被視為可免則免,然而也不能忘記在資訊年代,負面新聞傳播的速度遠高於正面消息,耍爭奪話語權還得要面對現實。

最後必須要指出塔利班進入喀布爾行動的整個安排,可説是令人眼前一亮,具體情況,在快評為大家分析。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